CNML格式】 【 】 【打 印】 
記者淚灑奧運賽場 金科玉律受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19 09:10:42  



  中評社北京8月19日電/這是一個困擾過無數新聞記者的問題:面對飽受痛苦折磨的採訪物件,記者可以擁抱他,甚至放下筆紙,和他一同哭泣嗎?學院派或許會告訴你,面對新聞,記者應該冷靜、“無我”甚至“無情”。

  如果這就是一條金科玉律,那麼中國的許多新聞記者在北京奧運會上的表現,可以判為不及格。但問題是,世界上果真有淩駕於人性之上的金科玉律嗎?

  據中新社報導,且看看以下幾個哭泣的畫面:

  18日,當中國飛人劉翔因傷退賽時,“鳥巢”內一些中國記者似乎忘掉本職工作,抱在一起痛哭。一名中國女記者在發佈會上一邊哭泣一邊敲下這心碎新聞的情景更是讓人動容。

  央視一名長期跟隨劉翔採訪的記者情緒失控,一邊哭泣一邊報導的情景通過直播畫面傳到了千家萬戶。該電視臺甚至中斷原有的直播計畫,用了長達數分鐘的時間播出“向劉翔致敬”的短片。主持人哽咽道:即便劉翔退賽,他依然是我們的英雄。

  9日,面對錯失首金、梨花帶雨的杜麗,一名記者幾度哽咽,含淚勸慰:“沒關係,沒關係杜麗,還有下一場比賽呢,好好努力,好好休息,大家等著你的好消息。”

  11日,一位元記者在向錯失金牌的朱啟南提問時,還未開口就先哽咽,朱啟南也是流著眼淚回答完的。而另一位元中國記者甚至對欲與傷心未已的朱啟南合影的人大發脾氣。

  15日,當舉重金牌得主曹磊在最後一舉前才獲悉母親剛剛去世時,發佈會現場的中國記者與她一起陷入了悲痛,甚至連一名俄羅斯女記者也當場落淚。

  17日,程菲在自己拿手的跳馬和自由體操兩個項目上均衝擊金牌失利。賽後,她像一個孩子一樣傷心哭泣。陪著她默默流淚的所有中國記者不約而同地高喊:“程菲加油!”

  這種與採訪物件“同呼吸共命運”的感性畫面還有很多。因為不忍,很多記者寧可選擇默默流淚,也不向失意英雄提所謂的“敏感”問題。而背後是,很多人從到早晚,顧不上吃喝,辛苦奔波在30多個場館,只為挖掘幾條“重磅新聞”。

  新聞教科書常教導,“無我”才是一名好記者的應該做到的境界。在新聞事件中,記者應當以“局外人”、“觀察者”身份出現,不應當介入新聞事件,甚至被採訪對象的情緒所牽引。

  然而,正如文章境界,“有我”與“無我”本無高下之分,李白文章無處不有我,王維絕句物我兩忘,兩者各擅風騷。面對新聞事實,記者理應做到冷靜如鐵的客觀與“無我”。然而作為人性中光輝的一面,喪失感同身受的移情能力,也可能是對新聞致命的損傷。

  如《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裏德曼所言:(與痛苦的採訪物件擁抱甚至一同哭泣),這無關乎對“公正”、“客觀”、“中立”等規則的拷問,這些字眼再怎麼嚴肅與冷峻,終究不能逾越人性的範疇。

  這位從事新聞工作和新聞教育長達三十餘年的新聞學教授認為,新聞應當帶著人性的體溫,“每個生命,不管是著名的還是無名的,都包含基本的感情:愛或恨,雄心或懶惰,愉快或失望”

  中國的新聞導師也常說,如果想成為一名好記者,首先應該做一名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好人。如果這句話的前提沒有錯,那麼記者們帶上錄音筆的同時,帶上紙巾又何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