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北京奧運會推動中國志願者事業實現歷史跨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19 17:18:28  


7月24日,一名地鐵社會志願者(右)在地鐵10號綫北土城站為游客提供咨詢。
  中評社北京8月19日電/新華網報道,北京奧運會志願服務者人數為歷屆奧運會人數之最,達到170萬人。而8年前的悉尼奧運會志願者人數為4.7萬人,4年前的雅典奧運會志願者為6萬人。在北京奧運會170萬名志願者中,直接為賽事服務的志願者是10萬人;為北京市550個城市服務站點提供信息咨詢、語言翻譯、應急救助等服務的城市志願者為40萬人;在北京社區、鄉鎮宣傳奧運知識、奧運精神,營造奧運氛圍的社會志願者為100萬人,啦啦隊志願者為20萬人。170萬名志願者中,有台灣志願者91人,香港志願者299人,澳門志願者95人,來自於98個國家和地區的外籍志願者935人。

  北京奧運會正集中展示著中國志願者的風采和中國志願者服務活動20多年來的發展成就,中國志願者事業也正在北京奧運會志願活動的帶動下實現新的跨越。

  北京奧運會志願者選拔和使用,完全符合奧林匹克精神。在中國舉辦如此龐大的體育賽事,政府沒有要求公民為奧運服務加班加點,也沒有安排群衆去搞賽會"突擊義務服務",而是尊重了志願服務理念和志願服務的精神,讓志願者根據個人偏好和個人意願,按照自己的專長,選擇某項服務項目進行志願服務。而政府則處於間接服務即支持和委托非營利機構、非營利組織的地位,由共青團組織、社區志願者協會、北京奧委會志願者部等非營利機構、非營利組織招募、選拔和錄用,這正是體現了 "多元、寬容、公正與和平" 的奧林匹克精神。

  20世紀80年代後期,中國開始出現了自己的志願者行動和志願者。中國最早的志願者產生在為社區服務的層面上,并逐步建起了社區志願者組織。許多城市的區、街道、居委會成立了"社區志願者服務指導委員會"、"社區服務志願者協會"等組織。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老人、殘疾人、優撫對象的志願服務活動。1994年底,隨著在共青團系統形成的全國性的志願者組織--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的誕生,中國其它社會團體也開始開展志願者活動,包括中華全國慈善總會及其地方組織、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老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及一批民間志願者組織。目前,我國的社區志願者、青年志願者、工會志願者、婦女志願者、科技志願者、醫療志願者、扶貧志願者、環保志願者等已達1000多萬人。國家民政部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目前全國社區服務志願者組織有7000多個。

  這些志願者組織和志願者,無論在平時的城市社區服務和農村的扶貧工作中,還是在突發的自然災害面前,都顯得靈活機動,救助力強,成為支持政府協調社會全面發展堅實力量。2008年初南方雪災和"5.12"汶川大地震中,社會志願者發揮的巨大作用,給人們留下來深刻的印象,也使得國人開始對志願者有了更多的認識。

  目前,世界各國政府都越來越重視開發、運用本國的志願者資源。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志願者資源是否豐富,志願者組織是否富有成效,已成為衡量其社會公共服務水平的重要尺度。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