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諾獎經濟學家紛表態 看好中國經濟長遠發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24 09:14:31  


“歐元之父”蒙代爾指出,在未來幾十年,人民幣在國際金融活動中的地位將持續提高。
  中評社北京8月24日電/自20日第三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大會在德國林道開幕以來,多位經濟學家表示,他們對中國經濟長遠發展持樂觀態度。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我非常看好未來中國經濟的增長,雖然不一定是保持目前兩位數的速度,但持續的增長是可以預見的。” 

  他說,中國已經“在制造業、基礎設施、服務業以及科學技術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基礎”,“有理由相信”中國經濟在未來將保持“持續并穩定”的增長。他還表示,在目前美國、歐洲、日本經濟放緩的形勢下,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今年82歲高齡的福格爾同樣是中國經濟的“樂觀派”。他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在未來幾十年,中國經濟仍將可以保持8%到10%的增長速度。” 

  他進一步解釋說,如果按8%的增速計算,其中5%可能來自現有工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另外3%將來自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轉移。他說:“每個工業勞動者的生產率是農業人口的五倍,這意味著從農村轉移出一個勞動力,就會創造出五倍的生產率。” 

  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元之父”蒙代爾在他的大會報告中對中國經濟未來的長遠發展進行了更大膽的預測。他預計中國經濟將會進一步向前超越,并指出“經濟力量將決定本國貨幣的地位”,在未來幾十年,人民幣在國際金融活動中的地位也將隨之提高。 

  此外,各位經濟學家對於未來中國經濟需要解決的各類問題也并不諱言。斯蒂格利茨列舉了諸如經濟創新體制、出口競爭力、市場化改革、農村地區發展等問題。福格爾則指出,解決中國西部省份和沿海省份的收入差距是中國未來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第三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大會於8月20日至23日在德國風景勝地林道舉行,15位諾貝爾獎得主出席,另有來自58個國家和地區的299名優秀經濟學家參加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