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華社:奧運落幕 中國翻開新的一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25 09:27:43  


  中評社北京8月25日電/在世界矚目的16天過後,北京第29屆夏季奧運會在繽紛奪目的焰火秀中迎來了歡樂的謝幕時刻。新華社文章說,此刻是終點,也是起點:當北京奧運會的大幕徐徐拉上時,中國新的一頁已經悄然翻開。 

  2008:世界發現“現代中國” 

  馬可·波羅在13世紀來到北京——當時它叫做“大都”,在那部引起西方人轟動的游記中,他描繪了這座元朝都城的壯麗與繁華。可是,這個威尼斯人又說:他寫的中國,不及他看到的一半。 

  2008年,在北京奧運會的16天裡,幾十萬外國人,其中還包括數以萬計以報道為業的記者,湧入北京。他們打量這座城市的好奇眼神,有幾分像700多年前的馬可·波羅。 

  “沒想到,北京是一座這麼現代化的大城市。”澳大利亞小夥子馬爾金·萊爾德在“鳥巢”看過比賽,在騎自行車逛過二環路之後,得出這樣的結論。 

  對許多外國人來說,這次奧運之旅,或者顛覆了那個存在於他們想像中的與冷戰、貧窮或落後相聯系的中國,或者刷新了他們幾十年前、十幾年前甚至幾年前的老印象。 

  在世界眼前,這是一個“鳥巢”“水立方”所代表的現代化中國,一個觀衆熱烈為各國運動員喝彩的友好中國,一個為各國運動員和他們國家搭建夢想舞台的精彩中國。 

  可能更重要的是,外部世界的數十億人都看到了這個現在時態、現實情境的現代中國。 

  “北京奧運會提供一個空前平等的交流機會,滿足了外部世界渴望了解中國真實狀況的好奇心,這將有助於減少國際間的誤判。”外經貿專家梅新育說。 

  奧運賽場上,中國觀衆為各國選手“加油”助威的聲音此起彼伏,成為本屆奧運會屢創佳績的積極因素之一,也化解了一些人對所謂中國民族主義的擔心。有報道說,“JIAYOU(加油)”成了外國媒體頻頻引用的直接引語。 

  比較文化專家樂黛雲教授對這一現象解釋說:外國人看中國,就是看中國人是怎麼生活的,愛幹淨了,重視環境保護了,對人很友善了,這就是他們在中國對文化的感受。 

  “開放”是過去30年裡中國成功的關鍵詞之一;北京奧運會向世界傳達了這個新興經濟大國希望和平、和諧的訊息——開幕式上巨大的和平鴿造形,反複出現的漢字“和”,以及言簡意深的主題曲《我和你》,莫不如此。 

  “中國30年的對外開放,使4至5億人擺脫了貧困。”聯合國系統駐華協調代表馬和勵說,“中國越是融入國際社會,對世界越有益。” 

  充滿孔子、四大發明、絲綢之路等中國文明元素的開閉幕式表演,令世界驚艶。 

  馬和勵說,北京奧運會讓世界體會到文化的多樣性。而對人類的前途而言,這種多樣性是“加法”關系,而不是“減法”關系。 

  淡化金牌:國民心態成熟一大步 

  雖然痛失男子110米欄奪金的機會,中國仍然以51枚的成績歷史性地位居金牌榜第一。不過,類似經濟學上的“邊際效應”遞減,在金牌豐收後,中國人多年來對金牌的迷戀明顯降溫了。 

  不了解中國歷史的人,不會理解奧運會以及金牌對中國人的意義。19世紀中葉的鴉片戰爭後,中國從世界先進跌入落後挨打的穀底,人民也被外國入侵者稱為“東亞病夫”。74年前,只身赴美參加奧運但鎩羽而歸的劉長春,是家喻戶曉的悲壯英雄。 

  1984年中國重返奧運會并奪取金牌,整個國家為之揚眉吐氣。不過,承載著民族榮譽的金牌也變得越來越重,重得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金牌情結”。 

  劉翔在衆目睽睽之下一瘸一拐地退出賽場,可能是本屆奧運會上令中國人最心痛的畫面。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在短暫的震驚與失望過後,理解和支持劉翔的聲音迅速成為輿論主流。網友留言“劉翔,我們愛的是你,不是金牌”,引起人們共鳴。 

  劉翔的離去引發一場全國範圍的大討論,并漸漸趨於共識:中國已不再需要用金牌來證明自己,比金牌更重要的,是奧林匹克精神,是成熟的國民心態。這正應了中國那句老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在中國奧委會名譽主席何振梁看來,北京奧運會是一段歷史的終結,和走向未來的起點。“通過奧運,中國人要擺脫百多年來歷史上客觀形成的‘我不如人’、缺乏自信心的精神包袱,真正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他說。 

  遺產和挑戰:中國未來打上“奧運烙印” 

  奧運夢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強國夢的一部分,後者是一個遠未實現和更為艱巨的任務。從中國現代化的視角看,北京奧運會也是一次契機,一個加速器。 

  北京奧組委高級顧問魏紀中強調,奧運會帶給北京的精神遺產不會貶值。他說,“綠色奧運”提升了公衆環保意識,也將推動政府加大投入。“科技奧運”將成為“締造創新型國家的動力”。志願者行動將促進公民社會的成熟。 

  “中國今後最艱巨的挑戰是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馬和勵說,“中國舉辦了一屆‘綠色奧運’,希望中國能利用這個機會發展一個‘綠色中國’。” 

  他說,中國已經拿出應對這個挑戰的決心。拿節約能源來說,中國制定了世界上最艱巨的目標,顯示了最大的魄力。 

  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表示:奧運會後北京面臨的環保挑戰遠沒有結束,將實行更加嚴格的環保措施。 

  中國發展的新一頁上,不僅有機遇,也有挑戰。 

  盡管奧運會本身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微乎其微,但專家們指出,奧運會後中國經濟確實面臨許多值得注意的關鍵問題,其中包括:美國次貸危機的蔓延令中國經濟的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國際能源和原材料漲價也使中國企業和居民面臨通脹壓力等。 

  奧運期間,中國地震災區逾千萬受災民衆住進了過渡性居所,為遇難親人舉行了百日之祭。但是,他們的家園恢複、未來生計和心靈重建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續的關注和持久的努力,這對中國而言是嚴峻挑戰。 

  “鳥巢”上的奧運火炬漸漸熄滅了,但奧運并未遠離中國。何振梁相信,它對中國未來的影響將是全面的,“但真正有多大,恐怕要等到6年或8年以後才會知道。”


    相關專題: 2008年第29届(北京)奧運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