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高炮經信息化改造後成反巡航導彈利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27 14:22:37  


國產巡航導彈靶彈。
  盛夏時節,湖北某地,廣州軍區某師一場實戰條件下的裝備保障演練鳴金收兵。

  演練總導演、師裝備部部長董憲拿著裝備編制表最後清點演練裝備,發現總評第一的某團有兩台維修車沒有參戰。詢問原因,團裝備處處長解釋:因為臨時發生故障,怕影響成績就沒讓這兩台維修車參戰。他聞之大怒:擅自讓裝備退出戰場就是“作弊”。隨後,這個團的演練成績被評定為不及格。

  寧可得罪人也不得罪戰鬥力,這是董憲多年堅持的工作標准。無論什麼事,只要不符合實戰要求,他都會“急眼”。

  2005年初,師裝備庫室建設工程上馬。有的人建議,裝備庫室要建得美觀悅目,便於上級檢查時得“印象分”。董憲堅決反對:仗怎麼打,裝備庫室就怎麼建。他多次到有關科研單位,查閱高科技裝備設施建設資料,結合部隊實際借鑒先進經驗,規劃出建設的高標准。建設中,他以實戰為標尺,隨時檢驗施工質量。一次檢查,他發現兩個團隊的炮庫建設片面追求美觀,所用屋面材料反光大,不利於隱蔽,也不便於某型裝備的夜間操練。盡管將屋面整改過來需要花很大費用,可他還是建議按照實戰要求更改,最終得到了師黨委認可。

  技術革新,是老舊裝備與未來戰場無縫鏈接的橋梁。為此,他帶頭組織全師官兵開展裝備技術革新活動,對10多種專業、數十種老裝備進行技術改造。

  去年5月,他帶領項目組與有關院校聯合,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夜視技術等,對某型火炮的火控系統進行了信息化改造,大大提高了該型火炮火力反應速度和射擊精度。年底,他們使用改造後的火炮,在上級組織的實彈射擊考核中,擊落航模拖靶、靶機、巡航導彈靶標等各類目標13個,奪得了第一名。

  “必須讓人才接受實戰的磨礪,新裝備維護保障能力才能有質的飛躍。”為此,董憲盡力讓人才培養工作的每個環節都緊貼實戰需求。

  新年伊始,該師一場特殊的裝備維修保障技術能力考試拉開序幕。參加完為期一個月的某新型裝備維修保障集訓的各單位技術骨幹,被拉到“戰場”上檢驗學習效果。

  兩年來,該師先後舉辦了6期裝備保障技能培訓班,由淺入深地進行新裝備維修知識的系統輔導,改變了基層官兵過去只會簡單操作不懂理論的狀況,培養出新裝備修理能手。如今,一批維修技術骨幹在硝煙中成長起來,該師戰時裝備保障能力得到大大增強。(來源:解放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