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反對活路外交,要走死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04 14:08:10  


  中評社香港9月4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文章說,馬英九上台以來,一方面致力於改善兩岸關係,另方面主張兩岸“外交休兵”。前者的成效已為眾所周知,並獲國際社會肯定;後者的難度較高,尚待進一步努力。但台獨立場的人士,堅決反對外交休兵,對馬極盡批評之能事,斥為向大陸投降,自喪“國格”。自由時報是這一陣營的言論基地與砲口,不斷大力轟馬。 

  從九十年代國民黨執政期間,到過去八年民進黨的執政,對台灣的經驗與教訓,其實都很清楚,就是:兩岸如持續外交鬥爭,台灣的國際空間只會愈趨縮小。換句話說,不休兵是沒有更好的路可走,休兵才有活路。 

  馬英九在競選期間,包括訪問英、美、日時,都闡述了“活路外交”的概念,也就是放棄民進黨的台獨路線,務實地、彈性地、尊嚴地參與國際社會,這少不了必須經過兩岸協商,以擴大台灣的機會。 

  文章說,台灣九十年代的“務實外交”、“元首外交”,頗有斬獲,尤其李登輝曾訪問菲、泰、印尼、約旦、大公國等非邦交國,還返回美國康乃爾母校演講,但也付出了兩岸關係轉劣的代價,兩岸關係惡化的結果,就是大陸加強在國際上“打壓”台灣。  
  
  陳水扁執政期間,台獨路線日益明顯,大陸更擔心台灣的國際空間轉化為台獨的國際空間,於是兩岸外交鬥爭日烈。民進黨政府則以“烽火外交”、“衝撞外交”回應,形成雙方惡性循環,台灣一點都沒有佔到便宜。畢竟既然要鬥爭,大陸就不會手軟。 

  文章說,這些經驗與教訓,促成馬英九深知台灣不僅要堅定自己對外的努力,還應透過兩岸協商來促使大陸改變對抗作法。實際上,二○○五年四月的國共兩黨會談公報,即以載明透過兩岸協商來擴大台灣的國際空間。民進黨八年的事實既已證明兩岸在國際上搞鬥爭,只會造成台灣節節敗退,這不只是大陸大而台灣小,也是兩岸經濟與綜合力量消長的必然結果。 

  文章指出,因此,台灣要擴大國際空間,馬的“活路外交”就成了不能不採行的方式。自由時報與獨派人士一味反對外交休兵,是明知台灣鬥不過,但其目的不在台灣的國際空間能否擴大,而在形塑大陸打壓台灣,以製造台灣悲情,再運用於下次選舉來打擊國民黨。這根本不是真正愛台灣。       
 


    相關專題: 陳水扁巨貪現形 民進黨陪葬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