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謝亞龍眾叛親離 被下屬喊作“那個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05 10:36:10  


  中評社香港9月5日電/現在的中國足協裡,瀰漫的是失望和渙散。大部分工作人員都把現狀歸咎於“一把手”謝亞龍在中國足協三年半時間裡的“豐功偉績”,所以現在大家也都不屑於談論“那個人”。在中國足協,謝亞龍已經眾叛親離四面楚歌,成了一個孤家寡人。

  環球時報報道,在工作時間裡和足協工作人員提到謝亞龍,大家都會用“那個人”來代替。從2006年年底到2007 年年初的中層幹部競聘開始,中國足協就已經人心離散。這次競聘輪崗中,大量工作能力不強的人被謝亞龍提拔到了中層幹部位置上,而公認工作能力強但性格較強的中層幹部遭到了排擠。輪崗後,謝亞龍並未及時處理因為輪崗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從那時候開始,不少工作人員就以看笑話的心態旁觀謝亞龍作為“一把手”主導的各項決策。而接下來的國家女足和國家男足國家隊國奧隊的情況,更加深了大部分工作人員和謝亞龍之間的隔閡,甚至連不少有事業心的工作人員也最終冷了心。

  在國奧隊最後備戰奧運會階段,謝亞龍曾經感歎過做事不易,因為有不少人在等著看他笑話。其實,這種局面應該說是由謝亞龍自己造成的。利用中層幹部調整的機會,謝亞龍自己就黨同伐異,打壓排擠了不少工作人員。有工作能力並且在工作人員裡具有較高威望的郎效農、馮劍明、張健強等人都被以各種理由閒置,在聯賽、國家女足和男足國家隊國奧隊裡,充斥著大量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員。所以,不少工作人員都認為謝亞龍到了今天這步,都是他自己造成的,怪不了別人。就謝亞龍說得最多的體製造成了中國足球的現狀,不少工作人員反駁:“不要動不動就說體制,其他項目也是在這樣的體制裡取得了成績。而且,中國足球就是在這樣的體制裡實現了首次衝進了奧運會和世界盃。假如取得了成績,他會說是體制不好嗎?這種說法和我們教練在輸球後總是強調客觀原因一樣,都是在給自己開脫。現在中國足球搞成這樣,那個人應該站出來承擔責任。”

  奧運會後,我國體育管理體系和體制都可能面臨巨大變化,所以目前中國足協工作人員自己也不清楚接下來中國足協的換屆和中國足球未來的發展方向。不過,大部分人士都認為還是應該回到王俊生時代的職業化道路繼續走下去,因為從閻世鐸到謝亞龍都拋棄了 1992年中國足協“紅山口會議”的精神,把中國足球折騰到了現在這種既不像職業足球也不像專業足球、成績一塌糊塗、市場萎縮、環境惡劣的狀況。不少人士擔心,如果這次奧運會慘敗後中國足球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道路再不“撥亂反正”,中國足球就只能這樣繼續沉淪下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