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媒:京殘奧會給世界和中國都將帶來深遠影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08 17:38:02  


 
  “無障礙城市”受外媒稱讚 

  中國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愛是全方位的,創造一個良好的出行環境幫助殘疾人走出家門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舉辦殘奧會,“無障礙城市”北京讓外媒看到了中國在呵護殘疾人方面取得的巨大進步。 

  日本《每日新聞》特別關注北京市在市內和郊區的各大旅遊景點及公共場所加緊建設無障礙設施。該報說,八達嶺長城建設了一部供殘疾人使用的電梯和一條總長為180米的無障礙坡道。此外,故宮等10個旅遊景點和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北京站、北京西站、地鐵等公共場所都增設了坡道、殘疾人專用廁所、垂直升降機等設施。該報說,北京市無障礙改造類項目超過6000多處,投入資金達6億元人民幣。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通過殘疾人金義(音)坐著輪椅乘公交和地鐵穿行北京的經歷,說明中國是多麼認真地在解決殘疾人問題。該媒體指出,在坡道和電梯的幫助下,中國殘疾人能夠利用公共交通出行。 

  德國《青年世界報》則以《無障礙的中國》為題,稱讚中國建設各類無障礙設施以便殘疾人出行。該報注意到,長城裝上了電梯,2000輛方便輪椅上下的無障礙公交車也逐步在北京投入使用。 

  中國的努力得到外媒肯定 

  殘奧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愛度。美國《僑報》說,常回中國的人或許都有這樣的體驗:行走在中國城市的大街小巷,盲道隨處可見;官方制定了許多有利於殘疾人或殘疾人優先的政策制度,涉及到教育、就業、稅收、保險等方方面面;殘疾人也可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和殘疾人保障金…… 

  北京殘奧會的舉辦令中國人更多關注殘疾人。更多的關注帶來更多的了解,更多的了解則帶來更多的關懷。《日本經濟新聞》注意到,舉辦殘奧會開幕式的“鳥巢”不僅增加了殘疾人看台的空間,而且在為聽覺障礙者專門準備的座位上配備了助聽器。該報說,北京實施的各項措施,讓國內外的殘疾人“親身感受到一個文明的中國”。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撰文指出,在中國生活著大約8300萬殘疾人,由於中國政府的努力,這部分人已經從社會的邊緣走到了生活的中心。該報說,幾十年來,中國殘疾人的情況得到很大改善,許多殘疾人有條件受訓並成為殘奧會運動員就是明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