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家稱十一黃金周還能保持逾十年 民衆勿擔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10 09:09:41  


  中評社北京9月10日電/短短幾天,有關“十一”黃金周的存廢爭論已經充斥著各大報紙和網站的版面,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假日改革課題組負責人蔡繼明教授的言論引起廣大網友“痛批”。不過蔡繼明也表示,取消“十一”需等待時機成熟,短時間內并不會取消。 

  南方日報報道,而知名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博士則表示,樂觀估計“十一”黃金周還能保持十年以上,民衆不必過分擔憂。 

  逾八成網友反對取消“十一”黃金周 

  記者了解到,當有關“十一”長假存廢之爭的言論出台時,各大網站紛紛在網民中進行了民意調查。搜狐等三大門戶網站前日的調查顯示,接近80%的網友對取消“十一”黃金周持反對態度,而到昨晚截稿時,某網站網友反對取消“十一”的比例再次升高,已經超過八成,反對者約占84%。記者從各大網站看到,網友們的留言大多比較激烈,“氣難消”,并指所謂專家“站著說話不腰疼”。 

  而針對可能取消“十一”黃金周的呼聲,市民則反應不一。在企業做宣傳的劉小姐對“取消十一”一事強烈反對:“我的年假不超過五天,取消‘五一’就讓我少了一個長假了,再取消‘十一’,出去旅游的時間都沒有了,堅決反對取消‘十一’黃金周!”做財務的林小姐則表示無所謂:“如果能把‘十一’的假期換到其他日期,也還可以接受。” 

  據悉,假日改革尚未滿一年,民衆的反彈已經很大,去年反對取消黃金周的人只有六成,但今年這一比例有所上升,已經增至八成多。 

  取消“五一”黃金周是妥協的結果 

  劉思敏博士認為,國家有關部門取消“五一”黃金周實際上是一個妥協的結果,不代表普遍的民意,“根據種種跡象和全程追蹤觀察黃金周存廢之爭,我認為中央政府本意是不傾向於取消黃金周的。去年作出取消‘五一’黃金周、增設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日的決策,只是對存在了多年的黃金周存廢之爭作出一種必要的回應,中央并沒有完全同意取消三個黃金周就是很好的證明。” 

  蔡繼明表示假日改革基本達到目的,一是取消“五一”黃金周使交通和環境壓力大大減輕,二是新假日制度使傳統文化得以體現。不過,劉思敏對此則表示懷疑,他表示,交通壓力在取消黃金周後的“五一”確實減輕了,但是以損害民衆的利益為前提的,“‘五一’減輕壓力,但春節不取消,交通壓力仍然很大,交通瓶頸會繼續存在。拋開這些不談,單就黃金周對景區的壓力來說,以故宮為例,其最高接待量的確是在黃金周創造的不假,但平時周末很多時候也大大超過了最佳接待量,超過最佳接待量就意味著破壞,特別是杭州西湖等一些景區周末常常超過黃金周的接待量,難道因此也要取消周末?可見,提高票價和取消長假不是解決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 

  取消黃金周的前提是實現帶薪休假 

  對於民衆最關心的“十一”黃金周存廢問題,蔡繼明日前表示,黃金周并不是長久之計,如帶薪年假能很好推行,那麼下一步假期調整就是要取消“十一”黃金周,但短期內“十一”長假不會取消,不會三兩年內就變一次,但今後調整頻率會加大。要經過一段時間實踐,給民衆一個適應期,才能發現改革完不完美。 

  “實際上這是間接承認取消‘五一’黃金周是個錯誤的建議,”劉思敏表示,如果取消“十一”黃金周的前提是落實帶薪休假,而現在還沒有完全落實帶薪休假,所以“十一”暫時不會取消,“那為何去年會取消‘五一’長假?難道帶薪休假去年已經落實?” 

  劉思敏表示,帶薪休假是社會文明比較高的一個發展階段,人人都可以享受休假的權利,但這樣的願景跟中國目前的發展水平還有一定的距離。 

  劉思敏表示,雖然“五一”黃金周在非理性的推動下離我們而去,“但我相信,樂觀估計‘十一’黃金周應該還能保持十年以上,大家不必過分擔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