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讚賞傅瑩英媒撰文 九成網友籲外交官應多發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11 10:34:41  


超過90%的網民對中國大使在國外媒體上撰文宣傳中國形象的做法表示認可,認為應該鼓勵中國外交官更多地“發出中國聲音”。
  中評社香港9月11日電/中國駐英大使傅瑩在英國《衛報》上撰寫的《展示中國的美好面貌》一文在英國引起不小反響之後,據一個“是否應鼓勵中國外交官更多地‘發出聲音’”的話題調查顯示,超過90%的網民對中國大使在國外媒體上撰文宣傳中國形象的做法表示認可,認為應該鼓勵中國外交官更多地“發出中國聲音”。

  環球時報報道,傅瑩大使的文章以樸實、柔性的語言告訴英國讀者“奧運給中國帶來了什麼變化”、“中國將向何處去”等問題。在環球網針對這一話題所做的調查中,絕大多數網民都表示“這有利於外國更好地了解中國”。有網友留言說,在世界目光逐漸聚集到中國時,中國外交官主動在西方媒體上撰文介紹中國,是進行“國家形象公關”的一種新形式。

  今年奧運火炬在倫敦傳遞之後,傅瑩大使也曾於4月13日在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上發表文章,向英國公衆介紹真實的中國。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 4月21日對此事進行了介紹,稱“各界公衆反響熱烈,使館不斷收到來信和電子郵件”,讀者在對大使表示支持的同時,也“希望今後多寫這樣的文章”。

  中國社科院國際問題專家周方銀在接受采訪時說,中國外交官這種舉動拉近了外交與普通中國民衆之間的距離。周方銀說,中國外交官的這種舉動使中國外交從“符號化”變得“人性化”,展現了中國外交官的人格魅力。

  周方銀還說,中國外交官在西方媒體上撰文宣傳中國,對改變某些西方人對中國的認知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他說:“錯誤的認知一方面是因為了解太少,另一方面是思維定式使然”,“如果我們盡可能多地向西方人提供有關中國的素材,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影響他們的思維定式,從而改變他們對中國那種先入為主的看法,中國外交官這種做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這樣的‘素材’”。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