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殘奧會成功舉辦 引發中國社會觀念大轉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13 15:32:18  


  中評社北京9月13日電/在紅墻金頂、威武莊嚴的故宮午門廣場前,肢殘遊客張桂梅興奮地告訴記者:“這是我第一次到故宮參觀,以前從來沒想過、也不敢去想,自己能夠如此近距離地接觸故宮,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自己的激動心情。” 

  新華社報道,和她一起遊覽的還有幾十名殘疾人,盡管他們都是老北京了,但在前幾年,行動不方便限制了他們的出行。如今,當垂直升降機、爬樓車、活動門檻、總長近1000米無障礙通道等成為紫禁城的新景觀時,肢殘遊客只要坐在輪椅上,就可以順暢地到達景區內的主要地點了。 

  在輪椅上度過20多個春秋的北京姑娘關艷說,“前幾年不敢出家門,凡是碰到有臺階的地方只能選擇不去。現在這些顧慮大大減少了,家人經常帶著我進超市、逛商場;在首都機場,不需要別人幫助,自己便可以完成辦票、登機。” 

  “這是一個更加開放的城市。”中國殘聯理事長湯小泉將北京市在無障礙方面的努力形容為“突破性的”。她說,北京具備了接納全市的、全國的乃至全世界的殘疾人和老年人的能力和胸懷。北京市殘聯黨組書記趙春鸞認為,這些無障礙設施讓北京百姓的生活更便利和舒適,也讓這座城市變得更加和諧宜居。 

  中國殘聯研究室主任陳新民說,賽會的成功舉行不是最重要的,能否借這起重大社會事件改變觀念才是最重要、最有難度,也是最為寶貴的遺產。 

  這段時間,在新聞單位工作的崔先生的任務之一,就是不停地回答10歲女兒提出的各種疑問。“爸爸快看,樓梯扶手上有些凸出來的小點點。”“爸爸,盲人眼睛看不見,他們怎麼上網啊?”“那個人坐著輪椅,旁邊人怎麼不上前幫推一把呢?” 

  北京殘奧會開幕式上,當國際殘奧會主席克雷文費力地搖著輪椅上臺講話時,女兒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站在一旁的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克雷文夫人以及幾名工作人員都對此“視而不見”呢? 

  女兒能有這方面的意識,讓崔先生甚感欣慰,他也因勢利導地告訴孩子,首先應從克雷文的行為中感受到殘疾人的進取心,其次旁人的“袖手旁觀”表達了對殘疾人的尊重,是另一種形式的關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