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星島日報:雷曼出事 香港金融市場風聲鶴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16 11:34:58  


  中評社香港9月16日電/香港星島日報今天社評說,美國金融機構接連出事,政府連番出手相救,直至投資銀行雷曼出現財困,美國財金官員終於決定見死不救,導致全球股市出現黑色星期一,香港雖然因為中秋補假避過一劫,但金融市場風聲鶴唳,相信投資者短期仍然寢食難安。

  上個星期,美國財長保爾森宣布挽救兩大房貸公司,令市場稍為喘息,而注意力迅即轉移至投資銀行雷曼身上。雷曼是美國前列債券交易商,在次按危機惡化下,本來狀況不算最壞,但在貝爾斯登等大行陸續獲得注資後,雷曼終被視為最弱一環,大家都關注美國政府會否出手挽救。

  羅傑斯預言倒閉陸續有來

  結果,接連出手拯救出事金融機構的財金官員,今次終於“企硬”,拒絕潛在買家的擔保要求,結果雷曼以大多數投資者估計以外的速度,申請破產保護。消息一出,亞洲股市應聲急跌,接著開市的歐洲市場亦出現骨牌式下挫,華爾街開市後,杜指猛跌近四百點後略為回穩,但金融巨企如AIG股份市值已大幅蒸發。

   在華爾街一片拋風下,內地昨日宣布調低貸款利息,市場估計,美國今日議息,減息機會大幅上升,原先估計銀根收緊,又變成面臨放寬。雖然息口大有可能向下,但油價卻不再像先前減息之時,出現大幅炒上,可見市場大鱷焦點都由通脹轉移至衰退威脅,所以即使銀根放鬆,亦不敢隨便在商品市場造次。

  雷曼倒下,其他私營金融機構難免有唇亡齒寒之悲,一直唱淡美國金融市場的商品大王羅傑斯急不及待預告,還會有其他金融機構面臨倒閉,這種負面情緒,相信早在雷曼申請清盤前,財金官員已有估計,究竟是甚麼原因,導致他們如此狠心不施援手呢?

  一個可能答案,是美國政府為兩房包底後,負擔已非常沉重,官員眼見瀕臨出事的金融機構一家接一家排隊求助,明白長貧難顧,唯有忍痛向雷曼說“不”,終於造成雷曼股東血濺華爾街。

   另一個原因可能有點諷刺,就是雷曼的情況未致太壞,在市場掀起骨牌效應的威脅遠低於兩房,名下資產部份仍然有價,官員思前想後,評估後果仍然可以接受, 索性就省回“彈藥”傍身。兩房是債大不倒,獲得官家照顧,雷曼因為尚有多少家當,於是就任由自生自滅,自從次按危機爆發,美國的投資專家一直建議不要沾手 金融類股份,從雷曼股東經歷近一年的掙扎,最後終面臨清袋命運,足證“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忠告沒有錯。

  應主動監控大行財政營運

   最近一年華爾街金融機構出事,最後都藉政府協助逃過清盤命運,當兩房被接管,當地金融界形容正發生金融海嘯,這次雷曼是首家申請破產保護的大企業,出事 的衝擊波將會擴散至香港。由於雷曼是香港衍生工具的發行商,該公司出事帶來的影響,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心理性的,究竟香港投資者反應有多大,未來數天 應陸續反映出來。

  從當局角度,雷曼破產代表美國次按衍生的威脅,進入了新級別的震動,現在已有必要主動掌控外資大行在香港的財政狀況和營運,以確保本地投資者的利益受到合理的保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