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曾鈺成:兩岸關係變化為香港帶來重大機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19 13:55:10  


香港需要把握兩岸關係變化帶來的大好機遇
 
  兩岸四地如能發展理想
  香港可獲千載難逢好機遇
  
  曾鈺成認爲:“如果台海兩岸關係的改善和兩岸三通問題的解決,確實能夠如最樂觀論者所預料般理想和順利的話,那麼包括大陸、台灣、香港和澳門在內的大中華地區勢必因此而開出百年未見的世紀新局。而這個百年新局對於香港經濟不僅不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反而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

  從短期應對變化的角度,我認爲也是可以操作的。比如臺灣一旦對港人實施免簽證訪台,則香港也應向訪港的台灣居民提供對等待遇,這樣無疑會增加臺灣人來港的數量。除了一般居民外,香港特區政府亦應繼續允許台灣大多數官員和政治人物入境從事私人訪問或學術交流。

  如果從經貿的角度看,主要是加強對台灣的招商引資工作,重點吸引台灣大企業或上市公司來港發展。積極推動台港物流合作,使香港發展成為兩岸物流的分流平台。積極推進台港經濟關係,強化香港在區域經濟合作中的角色和地位。透過香港與深圳邊境的河套區發展,吸引台商到香港投資資本及技術密集型產業。積極推動台港資訊科技合作,建立雙邊電子商務合作架構。

  金融業是香港的支柱性產業,在兩岸四地居於領先地位。所以,香港可以吸引更多台企來港上市。專家預計,三通將推動台灣經濟復興,將會有更多台灣企業選擇來港上市。特區政府及港交所應主動多到台灣進行路演等宣傳,向台企解釋本港的上市規則,及介紹本港市場,以爭取更多台企來港上市集資,以繼續發揮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並維持這個重要地位。

  另外,港交所亦可透過提升創業板,以多渠道方式吸引台資高新科技及具潛力企業,以及創投基金來港集資。同時,台灣證券行在爭取台資來港上市方面亦發揮一定作用,香港證監會在某程度上亦應鼓勵台資證券行來港拓展業務。

  另外,香港還可以加強與台灣交易所的聯繫和合作,協助業績優秀的台灣企業在港發行債券;與台灣銀行合作,借機擴大對台商服務的規模。

  旅遊業也是香港的強項,應積極推進台港旅遊業合作,將香港建成台灣旅客的旅遊、休閒勝地。可以與周邊地區進行旅遊合作,簽訂國際旅遊資源分享的協定;優化‘港澳台’旅遊走廊,加強香港與台灣旅遊業的合作。

  另外,還應該加強文化學術交流與合作,積極推進台港文化、學術交流,加強台港文化、教育產業的合作。

  香港已經回歸十年,最初出於謹慎,香港在拓展與臺灣關係方面並不積極,但是當“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已經有一定成效的時候,我覺得在政治上也應該有所進取。比如建立和完善香港特區政府處理涉台事務的機制,;加強與台灣全方位的溝通交流,逐漸開放更多的相關部門官員訪台,並考慮在適當時候在台灣設立官方或半官方的經濟文化機構。根據”錢七條”第6條規定,特別行政區可考慮在條件成熟時到台灣設立官方或半官方機構,惟事先必須獲得中央政府的批准或授權。對於特區政府到台灣設立機構,台灣的政策和法律也是允許的。如果能設立這種性質的機構,對密切港臺兩地關係、強化雙方合作,無疑是有利的。

  臺灣不願要CEPA但是很擔心被邊緣化

  曾鈺成特別強調了他們組織高層訪問團到臺灣訪問的一些感受:“有關貿易合作的問題,比如剛才說的CEPA,民建聯此次在臺北的時候也曾經提到這個問題。

  之前香港特區政府的政制與内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曾經在立法會的辯論中說過,他希望將來建立一個兩岸四地在自由貿易區。當時臺北方面接待我們的人,就是‘國安會諮詢委員’蔡宏明,當時也非常明確地表態,他見民建聯是馬英九叫他來的,我們之間談的事,他會直接向馬英九報告。

  從交談感覺到,蔡宏明就比較關注香港的動態,他也專門看了我們在立法會辯論的内容。他說,林瑞麟過去對香港和臺灣的關係是非常保守的,但是現在爲甚麽講這個話?蔡宏明就問這是甚麽意思?

  蔡宏明説,如果林瑞麟是想按照CEPA的模式推廣到臺灣,他們“不感興趣”。這一點他非常明確。按照他的觀點,CEPA的安排,就是中央對地方。蔡宏明認爲,要搞的話就搞一個‘共同市場’。

  但是他也說,如果目前搞‘共同市場’還不行,是不是臺灣和香港之間,先搞一個雙邊貿易的合作協議。

  我的問題就是,如果我們撇開政治的問題、名分的問題、矮化的問題,我們先不談這些,那麽我們香港與臺灣之間,是一種甚麽樣的經濟貿易關係,才對我們的發展最有利?

  我認爲,香港特區政府也是很擔心中國内地與東盟十加一的關係,會對香港產生甚麽不良影響。我曾經就這個問題問北京的相關人士,中央有官員對我們說,讓民建聯放心,中國内地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是不會忘記香港的利益的。雖然他們這麽講,但是香港特區政府還是沒法完全放心。

  我們此次到臺灣,他們也提到了這個問題。他們說他們知道由他們提出在十加三的基礎上提出‘十加四(東盟加中國、日本、韓國、臺灣)’是不行的,但是能不能提出‘十加六(東盟加中國、日本、韓國、臺灣、香港、澳門)’呢?就是說,成員不一定是以主權國家為單位。

  以我們民建聯的看法,兩岸關係的發展,中國與東盟關係的發展,還有臺灣與其他地方關係的發展,民建聯香港都應該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我們曾經與林瑞麟局長交談過,他說,對於香港來説,民建聯已經是全部開放了,無論誰願意進一步發展與香港的關係,對香港都有好處。”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