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奧運回眸:開放的北京善待世界媒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19 22:23:51  


9月17日,英國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記者現場直播殘奧會閉幕式。當日,北京2008年殘奧會閉幕式在國家體育場舉行。 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9月19日電/允許境外媒體在天安門廣場現場直播;第一時間向媒體發布信息;把最好的坐席留給記者;涉奧場館無線網絡全覆蓋;新聞發言人“迎候式”服務…… 

  新華社報道,北京奧運會期間,面對來自世界各國的記者,北京奧組委把對記者的善待和關心貫穿到了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以前所未有的開放程度和自信心,及時、透明、實事求是的答問履行了承諾,這種善意得到諸多稱讚與鼓勵。 

  北京奧組委媒體運行部部長孫維佳告訴記者,北京奧運會的媒體服務工作將對中國的媒體服務產生深遠的影響,世界將看到一個越來越開放、自信、文明、真實的中國。 

  第一時間信息公開 

  奧運期間,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1600名注冊記者、5000多名非注冊記者來到中國。除體育記者外,很多媒體都派出時政和經濟記者,關注場內場外的各種新聞。北京的一舉一動都為世界所矚目。 

  7月8日,在奧運會主新聞中心啟用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奧組委媒體運行部部長孫維佳宣布,外國電視廣播公司被獲準在北京大街小巷,甚至在中國政治中心天安門廣場上進行新聞直播報道,同時,數十種國際知名報刊上架奧運書亭。 

  同一天,正是北京奧運會倒計時一個月,中國的各大媒體鋪天蓋地地展開迎奧運的喜慶報道,但同時,對於“6·28”甕安事件的反思和有關新疆暴力抗法事件的最新消息,也佔據了媒體的版面。 

  事實上,經過汶川大地震的洗禮,中國政府已愈加能夠真實、客觀、及時地面對媒體。6月以來,貴州、湖南、上海、新疆、雲南等地連續發生數起衝擊政府機關和公職人員的事件,中國政府和媒體並未因奧運的召開而掩飾,而是將真實信息立即公布,不回避、不瞞報。 

  8月9日,就在奧運會開幕第二天,發生了美國遊客在北京鼓樓遊玩時遇襲,造成一死一傷的惡性案件。當天,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和奧組委新聞官就向媒介通報了這一信息。 

  從2007年1月1日起,國務院頒布的《北京奧運會及其籌備期間外國記者在華採訪規定》正式生效,外國記者在中國進行採訪,擁有了比以往更為便利的條件。此外,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還作出了受理境外記者採訪“零拒絕”的表態。 

  “最大的變化是,到中國各地採訪不再需要徵得當地外辦的同意,而只需被訪者或者組織的邀請就能成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駐京首席記者吉米·弗羅克魯茲說。 

  日本共同社攝影部副主任坂仁根是北京奧運會注冊記者,1994年至1998年他曾在北京駐站4年,之後10年沒有來中國。“10多年前,我們甚至不能隨意在天安門廣場拍照。”他說,“這次奧運會我發現中國更加開放了,為外國記者提供了更多便利,我在中國度過了難忘的時光,真的很感謝東道主提供的良好服務,今後我將多來中國,並努力提高自己的漢語水平。”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與傳播係主任展江說,奧運推動了政府對於公共事件的透明、信息的披露、及時的發布,這將成為現代社會公共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一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