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學者馬建堂任統計局長 被譽為國企解困專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23 12:16:53  


現年50歲的馬建堂被譽為中國經濟學界年輕有為的“官廳經濟學家”。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9月23日電/在長達4個月的職位空缺後,兩年三易局長的國家統計局再度迎來“學者型”局長。國家統計局網站昨天掛出消息,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長馬建堂接替今年5月底調任國務院研究室主任的謝伏瞻,出掌國家統計局,任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

  東方早報報道,值此中國產業結構轉型的攻堅時期,馬建堂這一在地方負責發展改革、環境保護等要務經年的“產業結構專家”的到來,或對中國經濟有所助力。

  “官廳經濟學家”

  與其前任李德水、邱曉華、謝伏瞻一樣,現年50歲的馬建堂亦是學者出身。馬建堂被譽為中國經濟學界年輕有為的“官廳經濟學家”。

  其於1985年在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拿到經濟學碩士學位,時任所長為老一輩政治經濟學家穀書堂。1988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攻下博士學位後,馬建堂進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8年時間裡,馬建堂“一門心思搞學問”,在宏觀經濟和當時的新興學科——產業結構領域頗有建樹,先後著述《中國產業結構研究》、《周期波動與結構變動》等專著,歷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流通部副部長(主持工作)、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和宏觀調節部部長等職,是國務院有突出貢獻的青年津貼獲得者。

  此外,馬建堂還曾參與了十四屆五中全會、九屆人大等會議的重要文件以及“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起草和制訂。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36歲的馬建堂憑借此前一年出版的《結構與行為——中國產業組織研究》一書,摘得中國經濟學界的“諾貝爾獎”——孫冶方經濟科學著作獎,由此奠定其學術地位。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由老一輩經濟學家薛暮橋、於光遠等發起設立,以紀念中國社會科學院名譽所長、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孫冶方。

  事實上,時至今日,諸多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獲得者仍活躍在中國政經兩界,其中便包括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等。

  國企解困專家

  1996年,38歲的馬建堂迎來了職業生涯第一個轉折——出任剛成立3年的國家經貿委綜合司司長,正式步入仕途,并在此職位上“蟄伏”長達6年。

  至此,馬建堂很難能坐下來著書立說了,大量時間忙於調研,并為領導部門提供決策參考,官至國家經貿委副秘書長一職。相應的,馬建堂的研究重點也由產業結構領域轉向當時最為熱門的國企改革,主持了《國有企業不良資產的現狀、成因與對策研究課題》一系列調研,并於2000年出版了《世紀之交的國有企業改革研究》、《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回顧與展望》等著作。

  2003年4月,新一輪機構大改革啓動,國家經貿委撤銷,國務院國資委成立,“國企專家”馬建堂順理成章地進入國務院國資委,出任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一職。

  中間出現了一個小插曲。當時,國有股減持傳聞四起,剛剛啓動反彈的中國股市惶惶不安。2003年11月23日,正是時任國務院國資委新聞發言人的馬建堂出面澄清,國資委列入當年立法計劃的《上市公司國有股權轉讓暫行辦法》,并不涉及向股市減持國有股問題,國有股減持方案不會貿然推出。這隨即引發了身處熊市的中國股市長達近5個月的反彈,由1300點一綫直奔2004年4月的最高1783點。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