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驚險!1965太空第一走 宇航員差點犧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28 10:50:35  


當時電視直播的列昂諾夫邁出的人類太空行走第一步
帆布制成的可伸縮的氣閘艙
  核心提示:返回時,身子卻被卡在了艙門口,怎麼也回不來。氣閘艙門口的斷面直徑只有120厘米,而膨脹的航天服直徑竟然達到了190厘米。列昂諾夫接著又拼命鑽了幾次,仍然無濟於事。他情不自禁地失聲喊道:“我回不去了!不行,我來不及了。我回不去了……”

  如果在太空中旋轉不停無法控制,如果宇航服膨脹堵塞艙門,如果自動導航系統出現故障,如果座艙內氧氣壓力和溫度異常,即將爆炸,怎麼辦?

  1965年,前蘇聯宇航員列昂諾夫邁出的人類太空行走第一步,所有人只記得那偉大的瞬間,卻無從得知瞬間背後生死交織的艱辛。直到近半個世紀後,真相才浮出水面。

  本報(南方周末)在神七飛天之際,回溯歷史,以此文向付出艱辛,甚至生命為代價的航天人致敬。

  一切都要靠你們自己

  “我們沒有任何資料,也沒有任何經驗,一切都要靠你們自己。一定要隨機應變,千萬別當冒失鬼。”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美蘇冷戰正酣。加加林實現人類首次上天,蘇聯人趾高氣揚,而落後的美國人則備覺顔面無光。1964年為了搶在美國人前面實現三人上天,蘇聯硬是在單座飛船“上升一號”裡塞進三位宇航員,為此宇航員甚至不穿宇航服。為了減輕飛船重量,包括逃逸救生裝置在內的許多設備一律拆掉。所幸“上升一號”成功了。下一步,誰將實現人類在太空的第一走,成為兩國又一個太空競爭的焦點。

  對於總設計師科羅廖夫而言,這既是蘇共中央交待的政治任務,也是大國競爭的需要。

  在太空,宇航員出艙,遠非打開門往外邁步這麼簡單,除了要穿好航天服外,還要通過一個過渡艙(氣閘艙),先對氣閘艙進行洩壓,直至艙內與艙外的壓力達到一樣水平,然後再進入太空。塞弗林是負責太空行走設備的設計師,他提出了一個可伸縮的氣閘艙方案。由於當時火箭推力制約,飛船噸位有限,無法實現像現在完備的三艙方案(動力、回收、功能),於是蘇聯技術人員設計了一個可伸縮的氣閘艙方案,看起來既簡單又巧妙。

  1965年2月之後,蘇聯對新的飛船系統進行了發射試驗,令他們沮喪的是,這次帶氣閘艙的無人試驗飛船在返回時提前啓動了自爆程序,飛船連同許多關乎航天員生命的珍貴數據一起粉身碎骨。隨後進行的另一場飛船試驗,結果仍然令人沮喪,甚至都沒有到達預定軌道,就中途爆炸了。“聯盟號”新式飛船還在初步研制中,如果按部就班等待它的完成,必須等上6到8個月,但根據情報,著急上火的美國人也很快就要實施太空行走。塞弗林只好孤注一擲,向蘇共中央提出了及早發射“上升二號”的建議,并很快獲得了批准。時間就在短短一個月後。

  為了保密,克格勃每天都嚴密監視著整個工程的每一個環節,同時也是為了防止美國派遣特務實施破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