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晚:遊覽車成壓垮“劉內閣”最後一根稻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9-30 16:46:35  


  中評社香港9月30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薔蜜颱風來勢洶洶,經過上次辛樂克颱風造成的“斷橋遺恨”,這次政府部門和救災單位自然更加繃緊神經。各危險橋梁都派人嚴密監視,提高封橋標準。

  八座省道大橋被封鎖了,也幸好都沒出事。雖然因為封閉危險橋梁而使車輛必須繞道或折回,造成不便,但上次的斷橋人亡憾事不允許再發生。怕只怕,這樣的“封橋高標準”不知能維持多久。如果因封橋造成的不便引起民怨,且連續並無危險發生,會不會漸漸地就又鬆懈下來?鬆懈之時,往往就又是出事的時候。更直接地說,這次提高封橋標準,是暫時性提高標準?還是永久提高標準?會不會什麼時候又拉回到原先的“低標準”? 

  社論說,危險橋梁暫時沒有再出事了,但這次另一個沒有想到的是“危險遊覽車”。北宜高速公路上,那部被強風吹翻的遊覽車,造成三十八人輕重傷。這部車幸好沒有翻落到高架的路面下,沒有造成人員死亡的重大慘劇,否則很可能成為壓垮“劉內閣”的最後一根稻草。號稱“巨無霸”的大型遊覽車被強風吹倒,看起來是意外,其實不是意外。台灣這種雙層遊覽車車身過高,重心不穩,一直隱藏著高度危險,不但滿街到處跑,颱風天還頂著強風載客出遊,不出事才怪。台灣的大遊覽車出事紀錄不少,火燒車、山區翻覆等意外,都曾造成重大傷亡。什麼時候才能全面性地要求嚴格檢驗標準?

  從桃芝颱風土石流淹沒聚落,納莉颱風重創台北市,再到最近橋梁斷裂和遊覽車被吹翻,這些“意外事件”給我們什麼啟示?說明我們永遠都在亡羊補牢。桃芝之後學會強制撤離,橋梁斷了才開始提高警戒,提高封橋標準。那麼遊覽車被吹翻了,下次颱風來襲時,應該要管制大型遊覽車載客出遊才是。我們永遠只能在危險發生之後,才看到那個危險,才開始“管理”那個危險因子。從治理的角度看,這是一種不合格的治理。

  就如同淹水,每次颱風或豪雨來襲,總會在想像不到的地方造成淹水。下一次,會是哪裡淹水?會出什麼事?什麼時候能夠擺脫這樣的颱風治理模式?天災難測,沒有模式。只有光是亡羊補牢的治理模式,是不夠的。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