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幕後:立院推兩岸協議法制化 吳王不同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02 00:41:16  


民進黨執政時阻擋“兩岸協議法制化”,如今在野反而透過王金平要求推動此事,目的很明顯。
  中評社台北10月2日電(記者 倪鴻祥分析報導)綠營媒體昨天報導,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日前和“立法院長”王金平會晤時,表態支持兩岸協議法制化、加強“立院”發揮監督功能。府黨都非常低調,僅私下表示這件事2000年、2005年都曾提出過,民進黨當時以“監工不應變包商”為由拒絕,沒道理在淪為在野後“監工又想做包商”。

  國民黨發言人李建榮僅願證實,9月30日確實有一場“吳王會”,但吳伯雄不願針對吳王兩人會談的內容表示意見。“總統府”方面,態度更是低調、謹慎,僅願表示尊重看法。一名資深黨工解讀,黨中央沒出面說明,就代表“八字沒一撇”。

  黨務高級幕僚也指出,只要沒有100%的高度共識,黨中央就不會有明確表示。他指出,此事背後問題複雜,包括法令及相關部門溝通障礙是否已排除等問題。由於事涉“總統”職權、“陸委會”職掌,以及兩岸的意見;一旦“立委”涉入,就算撇開立法權侵犯行政權的問題,也會在實際談判過程中,有綁手綁腳的感覺。

  黨務高級幕僚比較過去與現今的做法,指出立法與行政權互不干涉、以及監督與談判兩邊維持誠信基礎的實例。他指出,1993年4月辜汪在新加坡會談,達成四點協議,會後海基會陳長文被要求到“立法院”作說明;陳長文簽名時,特別把名字簽在簽名欄外,代表海基會是民間機關,不應進入“國會”報告。

  2008年6月兩會復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行前,特別拜會朝野各黨團,說明“陸委會”授權協商談判的範圍,事後也僅在範圍內達成直航與開放陸客觀光。

  “兩岸協議法制化、加強立院發揮監督功能”的推動過程,最早在2000年底,泛藍以在野聯盟推動“立法院兩岸事務因應對策小組”,民進黨團以“侵犯行政權”、“監工不應做包商”為由抵制。2005年9月,王金平又推一次,民進黨團直言“兩岸事務是‘總統’職權,‘國會’議員扮演好自己角色即可”,再度拒絕。

  當時“立院”議定,“立院”兩岸小組由朝野黨團“立委”組成,只要超過二分之一成員同意,即可作決議,派員赴大陸,回台還可要求“國安會秘書長”到“立院”向該小組報告備詢。

  如今,國民黨成為執政黨,在野的民進黨反而透過王金平要求推動此事。綠營媒體爆出,吳伯雄已經點頭同意,黨中央卻不認帳,意思已經相當清楚了。


    相關專題: 兩岸兩會恢復協商談判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