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面對美國金融危機 歐洲能做些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02 22:18:22  


  中評社北京10月2日電/據中國日報網報道:近期美國政府提出了“緊急經濟穩定法案”,並呼籲外國政府及中央銀行積極參與救助美國金融機構,共同維護全球金融穩定。9月22日,西方七國集團(G7)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舉行電話會議後,德國財政部長施泰因布呂克明確表示歐盟不會參與美國的金融救助計劃。作為美國長期盟友,歐盟為什麼拒絕救助?如果對歐盟各成員國間的經濟貨幣聯盟機制和政治聯盟機制有一定了解,就不難理解這個問題。 

  一、歐盟各國難以參與救助 

  首先,歐盟現有27個成員國,歐盟層面的重大決策需由各成員國一致表決通過,這種決策機制決定了歐盟更像一個“小聯合國”。歐盟各國對是否參與美金融機構救助、巨額救助資金何處來、方案如何最終形成、成本在各國間如何分擔等問題,難以形成共識,因此,歐盟採取聯合救助行動的可能性極小。同時,根據《馬斯特利赫特條約》,歐盟成員國預算赤字和公共債務余額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能超過3%和60%,這也限制了歐盟參與救助的能力。 

  其次,歐盟總體經濟規模雖已經超過美國,但由於歐元區的貨幣聯盟機制,無論是歐洲央行,還是歐盟各國都無需儲備大量外匯資產。截至2008年7月末,歐洲央行外匯儲備僅629億美元,歐洲貨幣體系各國的外匯儲備總和也僅有5551億美元,並且主要是用於正常的國際貿易和金融交易結算準備,基本上沒有閒置的儲備可用於支持美國的救助計劃。 

  再次,此次金融危機已開始波及歐洲,歐盟各國政策重點已轉向國內金融穩定。近期,歐洲銀行業危機不斷,比利時、英國、德國、法國等國家,已被迫向富通銀行等多家歐洲銀行注資。據分析,歐洲銀行業未來兩年內面臨嚴重的再融資風險,歐洲最大的30家金融機構在未來15個月內將有1萬億余美元的債務到期。為了避免自身也陷入危機,歐盟各成員國政府、央行已自顧不暇。 

  二、歐盟可能採取的措施 

  歐盟可採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向美國政府施壓,督促其承擔責任,儘快通過金融救助計劃,避免金融危機的傳染和擴散。 

  二是歐盟各成員國將採取果斷行動,避免受到危機傳染。由於歐盟貨幣結構和政治結構的特點,歐盟層面上無法採取統一行動,應對波及整個歐盟區的金融危機。當法國財長加拉德表示歐盟需要建立一個3000億歐元的銀行救助計劃時,德國財長施泰因布呂克隨即表示不支持這一方案,法國財長再出來否認。因此,目前各國均對本國可能出現的危機快速採取了強有力應對措施,包括由財政向陷入危機的金融機構注資實施部分國有化(如盧森堡、荷蘭、比利時三國聯合出資救助富通銀行),或對主要金融機構所有債務提供全面擔保(愛爾蘭模式),以避免已傳導來的危機進一步惡化。由於歐盟各國歷史上並不排斥政府對私營機構進行干預和國有化,或對金融機構進行擔保,歷史上也均有成功案例,比如20世紀80年代法國政府出資援救裏昂信貸銀行,90年代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對陷入困境金融機構實施暫時國有化等,因此,上述措施將成為歐盟各成員國救助本國金融機構的主要手段。 

  三是歐洲各國採取的金融救助措施將會相互影響,甚至被迫分別採取類似行動。9月30日,為避免國內銀行出現擠兌,愛爾蘭政府宣佈對本國六大金融機構所有債務提供擔保,這個措施穩定了本國信貸市場,但由於各國間資金可自由流動,也將吸引其他國家存款和貸款業務流向愛爾蘭,客觀上造成不同國家金融機構間不平等競爭。其他國家一方面同愛爾蘭交涉,一方面觸發果斷採取保護措施。例如,英國政府宣佈向議會提交一項銀行法案,將存款保險限額由3.5萬英鎊提高到5萬英鎊,以安撫存款人。 

  綜上分析,歐盟對美國金融危機愛莫能助,各國只能分別採取措施進行自保,避免本國受到危機傳染。而美國要應對危機,在採取國內救助措施的同時,也期待著日本、中國等持有大量外匯資金國家的支持和幫助。 


    相關專題: 雷曼危局 美國金融王國快垮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