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大選在即 馬英九政府小心怕押錯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06 00:51:12  


  中評社台北10月6日電(記者 倪鴻祥分析報導)美國總統大選將於11月4日登場,各項資訊顯示,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Barack Obama)正實質領先共和黨對手麥凱恩(John Sidney McCain III)。儘管如此,才剛獲得美國軍售案的馬政府及國民黨,仍格外謹慎,對兩邊保持等距。

  美國對台關係,主要依據美國《台灣關係法》與美國和中國大陸之間的三個聯合公報;分別是《上海公報》、《中美建交公報》和《中美就解決美國向台出售武器問題的公告》(簡稱《八一七公報》)。不論是奧巴馬或是麥凱恩當選下屆美國總統,都有一個基本的框架在那裡,台美關係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但可以肯定的是,台美關係與兩岸關係息息相關,台灣與大陸關係若能改善,美中台關係趨於穩定,降低敏感、發展的阻礙,兩岸互蒙其利。

  因此,馬英九不論是在台接見美國國會議員,或是8月訪問中南美,低調過境美國私下和國會議員對話,溝通範圍橫跨民主、共和兩黨,不敢有所偏廢。美國國會審查軍售案前夕,馬幕僚封口不談軍購案,確定過關之後,才公開表示肯定。如此的小心翼翼,無非是為了防止在美總統大選前,因為說錯話而“誤觸地雷”。

  國民黨方面,也在8月下旬至9月初之間,由副主席江丙坤、“立法院副院長”曾永權分別率團,先後參加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柯羅拉多州丹佛市及明尼蘇達州雙子市的黨代表大會,觀察選情。中常會也多次討論政黨外交如何協助政府外交工作,可見黨中央也謹慎看待美國大選。

  奧巴馬與麥凱恩兩邊陣營,顯然也在觀察馬政府。美國前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總裁包道格(Douglas H. Paal)7月27日率美國學者拜會馬英九,奧巴馬及麥凱恩兩邊的重要策士,也在其中,與馬英九有相當深入的對話,特別是對馬英九在兩岸關係、台美關係及亞太關係的態度。

  1999年李登輝提出“兩國論”後,美國認真思考台海可能發生戰爭,台美互信基礎出現隱憂。2000年陳水扁執政,在野的國民黨對美關係改善始終有限;扁政府大搞“烽火外交”,推動正名、入聯,台美互信基礎更因為兩岸關係進入冰點,徹底破裂。

  馬英九上台,在府院黨合力下,推動兩岸融冰,加上一連串開放措施,兩會重啟會談,才能順利重建台美互信。泛藍面對誰是下屆美國總統的問題,自然是小心謹慎,避免押錯寶。


    相關專題: 臺灣周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