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趁亂擴版圖 美銀、摩通、高盛成華爾街贏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06 09:09:00  


摩根大通在年初收購貝爾斯登,成功地將貝爾斯登的“好資產”納入錢袋,顯然是華府救市行動的首位受益者。
  中評社香港10月6日電/正當雷曼、美林和華互等大行相繼出事,美國銀行、摩根大通和高盛等卻趁低吸納,收購廉價資產,大大擴充業務。金融海嘯對贏家而言,說不定只是史上最大的併購派對的開始。 

  低價吞併弱勢銀行 

  美國銀行早前以換股方式收購美林,將全美首屈一指的投資銀行業務納入手中,加上近年積極擴充物業市場等業務,美銀已儼然成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務業機構。美銀股價在第3季的股價表現良好,對比上季升近5成,可說是第一大贏家。 

  摩根大通在年初收購貝爾斯登,成功地將貝爾斯登的“好資產”納入錢袋,顯然是華府救市行動的首位受益者。上月底,摩通更只花了19億美元(約148億港元),就將華互銀行多達1,883億美元(約1.4萬億港元)的存款據為己有,令摩通成為龐大儲蓄銀行。 

  獲得華府批准成功轉型為商業銀行的高盛,除了能隨時獲得聯儲局資助外,更能像摩通一樣四處尋找低價資產。而富國銀行亦正式就收購美聯銀行一事,與花旗銀行展開爭奪戰。從這些大行身上看到的,金融海嘯成為趁低吸納擴充業務的好時機。

  各行業贏家一覽

  金融業贏家﹕美國銀行、摩根大通、高盛、富國銀行、會計師樓、拍賣行 

  飲食業贏家﹕快餐店、薄餅外賣店、茶餐廳等大眾化食肆 

  零售業贏家:廉價超市、二手商店 

  其他贏家:低消費替代品如單車、廉價旅行社、當舖等 


    相關專題: 雷曼危局 美國金融王國快垮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