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三中全會部署新改革 土地承包期可望永久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08 09:14:35  


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將對新一輪農業農村改革做出重要部署。
  中評社香港10月8日電/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將於本周四開始(9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對內地新一輪農村改革做出重要部署。此間政情專家預期,是次會議有望在農村土地制度、公共服務、戶籍制度三方面取得較大的政策突破。其中,農村土地制度料將在堅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對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土地永包制實現新探索。

  此外,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實行農民專業合作社、擴大城鄉統籌試點、完善鄉村治理等議題,也將作為未來農村的改革重點,在會上作出充分的探討研究。 

  文匯報報道,中國“三農”問題研究專家、農業部研究員陳建光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十七屆三中全會的主題之所以定為“三農”,是因為當前中國農村改革發展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農村改革仍是中國改革的關鍵環節,農業農村發展仍是中國發展的戰略基礎。 

  新政准許農民流轉土地 

  對於海內外熱切關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議題,專家指出,胡錦濤總書記日前在安徽省考察時的講話,透露出重要信息。胡錦濤在回應農民關心的三個問題時明確指出,首先,現有土地承包關係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同時還要根據農民意願,允許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適度的規模經營。其次,中央將不斷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大幅度增加對農業、農民、農村的投入。第三,要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斷提高農民收入水準。 

  專家據此分析,是次三中全會,料將在農村土地制度、建立健全農村公共服務體系上有較大的政策突破。而目前束縛農村生產力發展的兩個主要問題,除土地制度外,還有戶口制度。因此,專家預料,探索破解二元結構的戶籍制度也將納入是次會議重點。 

  土地流轉問題被外界視為三中全會最熱門的議題之一。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指出,當前發展農村經濟面臨的瓶頸問題,是農村金融服務嚴重滯後。農村金融發展的桎梏,是受到現行農村產權制度的制約。最普遍、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現,是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宅基地及其上面建造的住宅既無法流轉,又不能抵押,制約了農民土地權益的實現,不僅不利於農民致富和農村經濟發展,而且不利於農村勞動力轉移,嚴重阻礙城鎮化進程。未來應鼓勵支持各地探索宅基地流轉和抵押辦法,保護和實現農民對宅基地的應有權益。 

  承包期料可延至70年 

  專家分析,新一輪農村改革可能會進一步完善土地徵用制度,進一步延長土地經營權的年限,將農村土地的承包期從現在的30年延長到70年。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也指出,中共十五屆三中全會解決了農民土地經營權的長期化問題,而現在則是要探索如何從長期化到永久化,即“土地永包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保護也要強化,使農民享有土地的佔有、使用、收益、處置四種權益,允許將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抵押。同時,還要探索建立較完善的土地流轉市場,能夠通過競價,使農民獲得較多的流轉收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