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記者博客披露婁煩垮塌事故真相 驚動總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08 09:15:48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孫春龍 致山西省代省長王君一封信

  尊敬的王君代省長:

  就在我向你寫舉報信的時候,你的職務剛剛有了很大的變化,從安監總局到山西省,這個變化更堅定了我給你寫這封舉報信的信心。

  一個多月前的8月1日,山西省婁煩縣發生山體滑坡,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最初的報道中,死亡的數字為9人,這個逼近於10人死亡人數節點的數字,引起了我的懷疑,職業敏感和責任心讓我對這起事故進行了多方打探,所有的渠道得到的信息都是,死亡人數最少在百人以上。

  隨後,我只身去了婁煩縣,在幾天的調查中,我落實整理出了一個死亡41人的名單,有名有姓,甚至家住哪裡都一清二楚。而且我相信,我所能整理打探到的遇難者,不是全部,甚至可能只是一小部分。

  真正死了多少人,這不是我一個小記者所能查清的事情,但我落實的人數已經證明,這是一個特大事故。

  隨後,我的一位特別敬業的搭檔王曉以舉報人的身份向你當時供職的安監總局進行了電話舉報,接電話的人稱,山西省上報的死亡人數是11人,你們也接到好多舉報,但還是以省裡的數字為准,有什麼確切證據可以再向你們提供。態度最堅決的是山西省安監局,接綫員直接稱死亡上百人“不可能”,“有人還說死了上千人,都是傳言”。婁煩縣委宣傳部更是再三叮囑我們不用去現場采訪了。

  8月底,我和搭檔王曉采寫的文章《婁煩:被拖延的真相》在我所供職的媒體發表,有多家網站對此文章進行了轉載。一個讓人驚訝的事情是,幾乎是在一夜之間,所有網站轉載的該文章均無法打開或者打開後直接跳轉到了首頁。

  之後,我們將這篇文章傳真并快遞給了安監總局,那時你還是局長。我們得到的反饋是,領導(我不知道是不是你本人)對這篇文章進行了批示,要求重新查處。雖然那時我們被告知,調查需要兩三個月,但我們依然對安監總局充滿了信心。

  而後來的事情讓我感到驚訝,你們再一次反饋,這個事情已轉交給山西省政府,由當地政府查處……

  我之所以把“山體滑坡”4個字用引號引起來,是因為我并不認可這是這起事故發生的原因。發生滑坡的的確是一座山,但那是一座褐色的山,是用廢礦渣堆起來的一座高聳百米的山。它的滑坡純粹是因為人的因素。遺憾的是,當地政府在談到這起滑坡的原因時說“下雨是其中原因之一”。

  同樣的指責發生在9月8日的山西省襄汾縣鐵礦尾礦潰壩事故中,當天的權威新聞報道稱是“暴雨所致”。

  幸運的是,在黨和國家領導的重視下,襄汾的事故得到了積極的處理和救援。而婁煩的遇難者呢,他們至今依然葬在那座倒塌的鐵山之下,在挖出11具遺體之後,救援莫名其妙地停止了。

  部分村民到當地縣政府上訪,要求盡快挖出自己親屬的遺體,但有多人被民警帶走扣押長達8個小時。

  這是一封舉報信,所以我還是把我已經調查落實的遇難者的名單再一次呈給你。當你看到這41個人的名單時,你會感覺到有41雙眼睛正在盯著你,充滿期待。

  2008年9月14日夜

  信中披露的41名死者名單

  婁煩縣馬家莊鄉寺溝村:司為大、李改文、王鐵旦、蘇先先、李亮則、司玉英、王德存、婁紅艶、郝愛存、李區祥、郝三花、蘇佳偉、蘇佳麗、蘇金嬋;

  婁煩縣天池店鄉南岔村:高元清;

  婁煩縣天池店鄉天池店村:崔滿生;

  交城縣東坡底鄉中家溝村:李虎貴、李來貴、李健、趙學文、郝冬則、方根大;

  交城縣東坡底鄉杜裡會村:馬富鎖、弓烈魚、馬耀輝;

  交城縣東坡底鄉馬安坪:崔書義、閆還娥;

  交城縣東坡城底鄉李家溝村:胡四新、武耀強、武文強;

  方山縣馬坊鎮楊家溝村:郭區貴、張淡俊、郭旭東、郭霞霞、郭慧慧、郭旭東兒子;

  方山縣積翠鄉邦羅村:馬季平;

  臨縣木瓜坪鄉郝家岔村:高來順;

  甘肅省廣河縣三甲集鎮頭家村:馬建林、馬麥木、馬福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