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國務院緊急討論救市方略 未達成統一意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09 11:22:21  


  中評社香港10月9日電/10月8日15時,歐洲各國股市相繼開市,隨著大量拋盤的湧出,市場陷入恐慌之中,最初源自美國的金融危機向歐洲大陸蔓延……沒有人知道最壞的時刻是否已經過去。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此前一天,北京,國務院有關負責人緊急召集“一行三會”及財政部主要負責人,就資本市場當前局勢展開討論。

  會議集中討論了下一步穩定資本市場的可能措施,如是否免收證券交易印花稅;實行T+0;加大保險資金、社保基金入市比例;支持央企及控股上市公司增持或回購上市公司股票;降息等。

  消息人士稱,會議在上述內容上並未形成統一意見。

  昨日,央行快速反應,宣布從10月15日起下調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並從10月9日起下調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准利率各0.27個百分點,其他期限檔次存貸款基准利率作相應調整。同時,國務院宣布暫免征利息稅。

  此前,政府已有兩次救市行動:9月18日,三大利好同時出台:國資委宣布鼓勵央企增持和回購上市公司股權,匯金增持金融機構股票,印花稅單邊征收。該組合拳收效明顯,上證指數在五個交易日反彈超過25%。

  不過,“十一”長假期間海外股市的相繼暴跌,令國內股市再度蒙上陰影,長假後開市頭晚的10月5日,證監會突然宣布啓動擱置已久的融資融券試點工作,同時,央行也宣布重開暫停數月的中期票據業務,鼓勵央企發行中期票據募集資金用於回購上市公司股票。

  不過,上述措施並未能阻止股指下行趨勢,在全球金融動蕩的大背景下,中國依舊難以獨善其身。

  上述人士稱,他個人認為目前資本市場的調整不能完全歸咎於美國金融危機帶來的連鎖反應,主要還是前期漲幅過高,加上投資者對未來信心不足所引致的深幅調整。“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不可能解決資本市場的根本性問題,關鍵還要從經濟運行機制方面,從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出發,通盤考慮,出台一系列確保國內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該人士表示。

  對此持相似觀點的一位監管部門官員也認為,如果不解決大小非流通節奏問題及經濟下滑引致的企業贏利水平下降、投資者信心不足等問題,救市措施可能只是階段性、局部性起到了托底的作用。

  此間有評論認為,為防止經濟過快回落,政府應盡快轉而實施更加積極、靈活的財政政策,對此,財政部一位官員稱,由於今年雪災、地震等突發性事件消耗了大量的財政資金,加上8月以來財政增收減緩,甚至可能出現負增長,短期內財政可支配的資金也有限。

  他個人因此認為,目前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可能性不大。

  經濟學家餘永定近日也表示,“盡管財政政策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但在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依然超過10%、就業形勢良好的時候,出台以抑制經濟減速為目標的財政刺激方案似乎為時過早。”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監管部門人士評論,政府在宏觀和微觀層面上把握得通常比較好,但在中觀層面略顯欠缺,比如在類似危機面前,缺乏一個相關部門緊密協調的溝通機制,部門間的政策配合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相關專題: 雷曼危局 美國金融王國快垮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