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蔡英文被稱女馬英九 綠營看好都市革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13 00:29:21  


 
  羅致政所為何事

  其實,許多有跟大陸交往機會的綠營人士,也不必然有什麼“動機”,他們既不想到大陸經商,也不可能到大陸找個官職來坐坐,純粹只是台灣的電視每天在那宣揚中國崛起,利用影像展示大陸沿海地區繁華的景象,所以抱持著好奇心去大陸交流的大有人在。

  當然,問題的本質還是要回到羅致政的身上,他既然一方面對大陸不見得有敵意,一方面又要在台灣“護主權”,這樣的行為是否有矛盾之處呢?不必然有。這是因為台灣政治的兩大圖像“中國”與“台灣”,早在1990年代隨著民主化的擴展已經定型,你選擇一邊,就不可能橫跨兩邊。這種嚴格說起來是一種“國族認同”的指標,已經穩固的定型每一個參與政治遊戲者的行為,所以“立足台灣、交往中國”,應該是綠營者共通的思考模式,這跟藍營“經營台灣、逐鹿中原”的想法是不同的理念。“交往”是一種友善的情境交流,希望藉此建立起兩岸和諧的關係;“逐鹿”卻是延續過去“反攻大陸”的野心,因此,藍營對中國大陸的企圖心絕對要比綠營大許多。

  然而,弔詭的是想要以“交往”營造兩岸和諧的綠營,卻被當成是破壞兩岸和平的劊子手,反而對大陸具有“逐鹿”野心的藍營,卻又被當成是推動兩岸和平的一隻搖籃手。政治現實與歷史的錯愕常常讓台灣人民的思維分裂,這也難怪台灣內部一直要處於藍綠分裂的狀態中,我不知道未來的台灣歷史要怎麼描寫這一段分裂的歷程。

  當然,未來台灣歷史要怎麼寫,我們現在沒法預期,但現實政治中更弔詭的是,以七百多萬張選票當選的馬英九,就任不到百日,卻出現政策上千瘡百孔的窘境,讓馬政府一直被綠營消遣成“九劉政府”(九流政府)的形象越來越深入民間。綠營人士當然知道這是一個嗆馬的絕佳機會,如果不趁勝追擊,等到真的“馬上漸漸好”以後,恐怕就時不我予了。

  只是,雖然有這樣絕佳的嗆馬機會,但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卻比馬英九更溫文儒雅,讓綠營的知識菁英無不憂心忡忡。許多綠營人士私下都把蔡英文比喻成是“女性的馬英九”,馬英九則是“男性的蔡英文”,兩人的屬性太相近,即使2012年民進黨想推出蔡英文來跟馬英九對陣,恐怕不見得有足夠的實力拚博。所以,綠營知識社團率先站出來,不是沒有來由,他們早就把目標鎖定2012年了。可惜的是,馬英九大概還沈醉在七百多萬張選票的勝利中,所以他認定2012年民進黨已經沒有對手,直接把633政策的實現遙指到2016年,讓一直支持馬英九的台灣報紙“中國時報”也開始以社論嗆他說:“這一任都做不好,馬憑什麼認定可做8年?”

  在這樣一種情境之下,綠營當然知道步步為營的策略,所以“百日嗆馬”只是初試啼聲的第一步;未來更多的百日,如果馬英九沒法把台灣人民的肚子顧好,人民站出來嗆馬的力量,必將一波高過一波。

  而這次由台灣社率先發動第一次嗆馬行動,不必然是他們自主性的作為,主要是有辜寬敏和阿扁在背後支持。台灣社跟辜、扁之間一直維持很友善的關係,許多資源也是來自他們兩人。辜寬敏在五月份的民進黨主席選舉中,原先想推出陳師孟跟蔡英文對陣,但陳被阿扁給勸退,逼得辜寬敏不得不親自出馬,打一場不求勝選的選戰。

  既然不求勝選,那麼辜寬敏為何又跳出來呢?當然是不希望蔡英文在沒有競爭之下當選,讓民進黨的神主牌被新潮流系整碗捧去。而民進黨主席選後的發展,也剛好如辜寬敏的盤算,蔡英文因為有競爭,所以選後被辜寬敏所牽制;辜認定也可以暗中操控蔡英文,於是他想要另外推舉一股力量,幫助蔡英文角逐2012年的“總統”大選,以維持台灣人的政權於不墜。在辜寬敏的想法中,2012年民進黨能推出蔡英文和羅致政的組合,應該是最適當的搭配。

  然而阿扁卻不這麼想,在他的“洗錢疑雲”還未爆發以前,阿扁其實充滿兩種想像,一種是推舉一個更有力量的人選出來跟馬英九競逐;另一個則是希望自己有機會再出馬競選,以便跟馬英九進行第三次的較量。所以阿扁說“天王不擋路”,指的是謝長廷、蘇貞昌、游錫和呂秀蓮“四大天王”,阿扁自己可不是什麼“天王”,他是“皇帝”。“天王”不擋“皇帝”的路,明白的說就是阿扁在尋求再起的日子。當然,大家可別小看阿扁的意志力,去年他硬是要謝長廷接受他指定的“謝蘇配”,謝長廷最後也難以違逆,只能勉強接受“謝蘇配”,這可是謝有苦說不清的經驗。

  如果再從阿扁的兩項思考來看,第一項是阿扁不出馬,轉而支持第三力量出來跟馬較勁,這裡面活動力和形象清新的羅致政可是阿扁看好的最佳人選。他的學歷不輸給馬英九,也沒有背負阿扁執政的包袱,特別是四年後羅致政滿五十歲,跟馬英九這匹老馬可以形成強烈的對比。另外羅致政還是台灣苗栗半個客家子弟,在馬英九一直把苗栗的馬家莊當成是祖厝所在,四年後綠營推出一個正統的苗栗子弟,看看馬的優勢是否還存在?

  所以羅致政830跳出來嗆馬,並非只是台灣社本身的力量在觸動,而是背後有一些不太為人知的力量在較勁。這也是為何在阿扁洗錢疑雲爆發之後,台灣社對扁維持“三不政策”,就是“不回應、不切割、不讓扁參與遊行”的策略。阿扁雖然陷入洗錢風暴中,但阿扁在台灣民間的支持力量並未潰散,如果綠營受到藍營的牽制跟阿扁進行完全的切割,綠營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所以維持跟扁若即若離的境地,應該還是綠營較佳的選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