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軍隊變革躍升:規模變小 戰鬥力越來越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12 11:03:41  


 
  2007年建軍節前夕,走過了80年輝煌歷程的人民軍隊以嶄新的形象出現在世界面前——全軍軍官第一次配發了禮服,第一次采取了禮服“單量單裁”、常服“套量套測”的方式……

  “我軍服裝制作和管理逐步由粗放向精細,由定性向定量,由經驗向科學發展。”軍事科學院研究員王安說,“這次換裝既實現了整齊劃一,又充分體現了人文關懷。”

  與軍裝更新換代一樣,官兵們的吃、住、行、醫也在30年間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軍人的夥食標准自改革開放以來提高了23倍,基層官兵的飲食結構已由溫飽型發展到了營養型;邊海防一綫,昔日的木制、鐵塔式哨樓,已被永久式磚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哨樓所代替;遠程醫療會診系統把全軍衆多醫院連在了一起,患病官兵即使身在邊防,也能在第一時間內得到專家診斷;即使在青藏高原,先進的取暖設備也能使海拔三四千米的營房在冬季保持20攝氏度的室溫,官兵不再靠燒牛糞取暖……

  “我們現在住上了保溫房,吃上了新鮮菜,每天還能吸上一小時氧。”駐守在世界海拔最高駐兵點——喀喇昆侖山神仙灣哨所的官兵在長途直撥電話裡告訴記者,他們今天深切地感受到了什麼叫“保障有力”。

  在過去30年間,人民解放軍後勤保障領域最深刻的變革,是軍事後勤供應體制的改革。從自成體系到三軍聯勤、從自我保障到社會化保障,我軍後勤保障在面向市場的轉變中朝著既定目標推進。

  打破軍兵種專業和地域界限,統一整合、集約使用後勤保障力量——2007年,經過3年多的試點運行,濟南軍區大聯勤改革邁出新的步伐。

  三軍一體、軍民兼容、平戰結合——與軍隊內部減少保障層次、優化資源配置、精簡保障人員同步,我軍借助地方力量、依托社會資源推行保障體制市場化、社會化進程也取得新的進展。

  今天,全軍5000多個營區實行供水供電供熱等社會化管理;160多個單位停開了通勤班車,依托地方公交資源保障;96%的軍隊被裝物資由社會提供。全軍各部隊還撤銷了2000多個食堂的人員編制,60多萬人的飲食保障改由社會承擔……

  一個全新的現代化後勤保障格局,已經展現在三軍將士面前。

武器裝備不斷升級換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