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李光耀:印度經濟比中國矮一截 缺的是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13 12:18:59  


李光耀說,印度首先必須接受城市化為必然發展這個事實,同時也要確保政黨政治不成為政府推行經濟措施的絆腳石。
  中評社香港10月13日電/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近日在海外印度人國際會議的對話會上指出,印度的經濟發展比中國遜色。它到底缺了什麼?李光耀說,印度首先必須接受城市化為必然發展這個事實,同時也要確保政黨政治不成為政府推行經濟措施的絆腳石。

  據《聯合早報》報道,他表示印度自上世紀90年代決定開放經濟之後,就不可能再走回頭路了。可惜的是印度雖然有巨大的潛力,卻始終無法充分釋放爆發力。拿印度同亞洲另一經濟巨頭中國相比,它的表現更顯得矮人一截。

  他說,“印度的經濟發展速度只有中國的六成。換句話說,兩國經濟表現的差距只會逐年擴大。他認為印度若要趕上中國,就必須摒棄將鄉村生活過度理想化的心態。

  李光耀表示,“你必須接受印度唯有城市化,才能成為發達經濟體,而這意味著印度必須有高素質的通訊設施、公路、高速公路、火車、機場,和一批教育程度高的人民。”

  印度財政部長奇丹巴拉姆(Chidambaram)上個月17日在新德裡發表的演講中指出,印度因以漸進方式發展經濟,而在過去幾十年痛失了許多機會,並指出印度的鄉村生活已被過度理想化。李光耀也認為這是拖慢印度經濟增長的關鍵,因此特地把奇丹巴拉姆的演講稿帶到會場,還念了一小段來說明印度鄉村發展落後的情況。

  印度達達汽車公司最近因受貧農抗議,而被迫終止在西孟加拉邦生產最便宜汽車(Nano)的工廠建設。李光認為這最能突顯印度人抗拒城市化的問題。雖然建廠將為貧農制造大量的就業機會,而建廠決定也受到西孟加拉邦領導人的贊同,但反對黨卻能成功地號召農民以建廠會破壞鄉村生活等理由,從中作梗。

  李光耀說,相反的,中國卻深明城市化是必然發展趨勢的道理。因此,每年有1000萬人從鄉村遷移到城市。城市居民現在佔總人口的比例,已從改革開放初期的20%增至目前的40%。

  他還認為複雜的政治體系是印度經濟開放的另一個絆腳石。例如孟買隸屬馬哈拉斯特拉省,省長想把孟買發展成金融中心,但他所做的決定未必完全是為孟買好,因為他也必須考慮到如何通過孟買讓周邊其他城市得到好處。

  他表示從積極的一面來看,印度政治有足夠的靈活性來滿足說300種不同語言、來自多元種族的國民。但是,當政黨政治玩得過火時,負面的影響就出現了。例如當某個政黨一上台,一些反對黨就會迫不及待,不管三七二十一要把它拉下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