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金融時報:布朗大膽救市 歐美爭相仿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14 15:40:07  


  中評社台北10月14日電/英國首相布朗宣布以三百七十億英鎊,買進蘇格蘭皇家銀行等三大銀行持股,正式啟動規模高達五千億英鎊的紓困方案。“金融時報”認為,布朗這個大膽的措施拯救金融體系及整體經濟,現在被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甚至美國仿傚,整個計劃是正確的做法。

  中央社引述這篇以“國營化救自由市場”為題的社論指出,布朗提出的紓困方案三個要項包括:銀行增資、保障銀行相互拆借及提供流通資金,是有系統且全面的辦法。

  社論指出,英國政府要求銀行提高資金比例,強化銀行體質,使銀行得以承受較多的衝擊,並提高信心,現在銀行因為擔心彼此的體質不健全而不願放款,在政府提供銀行拆借保障後,紓困方案是否奏效,第一個觀察的重點就是貨幣市場,視銀行是否重新開始互相拆借。

  第二個觀察的指標將是信用取得是否嘉惠其它更多產業。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銀行被拯救,但是一些經營慘澹的製造業工廠仍需援助,英國政府要求接受援助的銀行,必須持續提供貸款給小型企業及房屋貸款民眾,是審慎的做法。

  金融時報進一步指出,布朗的紓困方案是否成功,最後一個值得觀察的重點是,即將來臨的經濟衰退是淺層的短期低盪,還是長時間的深層衝擊。

  社論指出,買進銀行持股是解救銀行的第一步,並不是最後的辦法,這些持股最終將會賣回給私人投資人,英國政府的紓困方案不代表私人金融資本主義告終,現代資本主義需要運作良好的銀行,企業與個人需要資金及有效的方式,才能將存款轉為更有效益的投資。

  金融時報認為,很明顯的,金融法規應該改進,在市況好時,應緊縮銀行資本取得的規定,以避免銀行炒作;紅利獎金發放應視交易的結果;對於條件欠佳的房貸申請人,銀行不應貿然提供貸款。

  社論最後指出,布朗已履行他拯救金融體系的承諾,現在全球很多國家都在仿傚,追隨者必須愈快愈好,這些領袖們運用國家的力量打敗市場最危險的敵人:擴大的衰退,這樣做是對的。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