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王永慶半世紀傳奇 從米店小老板到塑膠大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16 09:15:04  


“經營之神”王永慶。
  中評社香港10月16日電/2008年10月11日,王永慶先生因擔憂美國金融風暴對台灣產生的衝擊,偕同夫人與子女前往美國視察公司生產線,在美東時間10月15日早上於紐澤西因身體不適入院,後因心肌梗塞導致心肺衰竭在9點38分過世,享壽92歲,子女隨伺在側。

  王永慶(1917年1月18日-2008年10月15日),祖籍福建泉州安溪。出生於台北縣新店直潭,是台灣著名的企業家,台塑集團之創辦人,其父為王長庚。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王永慶15歲小學畢業後,王永慶先到茶園當雜工,後來又到一間米店當學徒。16歲時用父親所借的200元自己開辦了一家米店,之後又經營過碾米廠、磚瓦廠、木材行、生產PVC塑膠粉等等,1954年籌資創辦了台塑公司。由於其旗下經營公司二氧化碳排放量為世界首屈一指,曾被稱為“暖化之神”。

  早期王永慶旗下擁有號稱“台塑四寶”的台塑(1301)、南亞(1303)、台化(1326)、台塑化(6505)等四家企業,後來又增加福懋(1434)及南科(2408)、華亞科(3474)與南電(8046),台塑集團上市公司家數由“四寶”、“六寶”增為“八寶”,2007年台塑勝高科技與福懋科技又將成為第九與第十寶,台塑集團跨足醫療業、生化科技業、火力發電廠、汽車業、石化業、電子業、矽晶圓、廚餘回收......等大型產業。1993年麥寮六輕工程“填海成金”的計劃成功,使得台塑集團營收規模迅速膨脹,2006年產值直逼2兆新台幣,佔台灣一年的總產值約7%左右。

  王永慶毅力驚人,中年以後堅持每天跑步一個小時,風雨無阻,數十年如一日,王永慶先生說:“跑步很辛苦,也很枯燥,但是為了身體健康,就必須持之以恆地跑下去,久而久之,像是日常工作之一,而不覺得辛苦了。”然後再用自己發明的“毛巾操”做體操,天天如此,即使出差在外也不例外。七十多歲以後,才在醫生的建議之下,改以步行、打坐養生。

  依據《福布斯》雜誌2004年的統計資料,台塑的王永慶,和鴻海集團的郭台銘,以身價都是二十八億美元,並列台灣第一富豪,世界排名188名。事實上,王永慶最大的財產並非來自於國內,而是在美國。但一般認為王永慶個人財富被嚴重低估,其在全球財富排名應該在九十五名之前。2005年台塑集團獲利近70億美金(2400億台幣),2006年5月台塑集團市值高達1.8兆台幣,王永慶個人財產54億美元。

  2006年6月5日王永慶以90歲高齡正式宣佈交棒,由其胞弟王永在的長子王文淵擔任集團行政中心總裁,王永慶女兒王瑞華出任集團行政中心副總裁,台塑集團正式步入二代經營。

  2008年5月,發生四川大地震,王永慶的公司台塑集團為了賑災,慷慨解囊1億元人民幣來協助四川成都與汶川等地區的震後重建工作。

  2008年6月,福布斯公佈王永慶身價為六十八億美元,位居是年台灣第二。

  從米店小老板到塑膠大王

  另據報道,1917年1月18日,台灣台北縣新店的一個貧苦農家喜添新丁,這就是後來被尊為“經營之神”的王永慶。

  15歲那年,王永慶小學畢業,先到茶園做雜工,後到台灣南部嘉義縣的一家小米店當了一年學徒。第二年,王永慶作出人生中第一個重要決定,開米店自己當老板,啓動資金則是父親向別人借來的200塊錢。

  幾年下來,米店生意越來越火,王永慶籌辦了一家碾米廠,同時完成了個人資本的原始積累。從那個時候起,王永慶的命運發生了變化。

  上世紀50年代初,台灣“工業局”推出一系列工業發展計劃,其中包括利用美國援助興建石化工業基本原料聚氯乙烯。時年38歲的王永慶大膽接手了當時這一無人看好的項目,成立了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之後,在塑膠領域大獲成功的王永慶先後成立了南亞塑膠工廠、台灣化學纖維工業公司等一大批企業。

  目前,台塑集團經營範圍十分廣泛,包括煉油、石化原料、塑料加工、纖維、紡織、電子材料、半導體、汽車、發電、機械、運輸、生物科技、教育與醫療事業等。尤其是在石化工業領域,建立起從原油進口、運輸、冶煉、裂解、加工制造到成品油零售等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這在台灣是獨一無二的企業集團。台塑集團下轄9個公司、員工總數超過7萬,資產總額達1.5萬億新台幣。

  2002年,盡管王永慶宣布退休,不再過問集團的具體經營事務,但仍是集團與主要企業的董事長,是台塑集團幕後的舵手與精神領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