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成功研制抗常規武器實驗室 世界一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16 13:50:12  


防護工事毀傷試驗。
科技專家在爆炸現場分析毀傷效果。
  先為不可勝,而待敵之可勝。千百年來,被中外軍事家奉為信條。制勝的基礎不單單是矛的鋒刃,還有盾的堅固。如果說進攻武器是銳利的“矛”,那麼防護工程則是堅固的“盾”。總參工程兵某研究所作為全軍承擔鑄“盾”使命的專設科研機構,50多年來,一代代科研人身處偏僻山區,胸懷報國之志,以科技進步為牽引,以戰鬥力為標准,為保障打贏,創建了規模大、功能完備、試驗手段齊全的防護工程科研試驗基地,先後有385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和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83項,為我國防護工程建設的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編者

  白紙譜寫科研奇跡

  遠遠望去,它猶如一條橫臥的巨龍,數十米的身長,300多噸的體重,被腳螺栓牢牢固定在鋼筋混凝土基座上,龐大的軀體讓初見它的人頓時感到一股巨大的威力。這就是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享有“亞洲第一龍”美譽的某型抗爆激波管。

  說起抗爆激波管,還要從核武器的主要殺傷手段——衝擊波說起。在衝擊波的巨大作用下,水壩堤岸會不會潰決,防禦工事會不會坍塌,行進中的艦船會不會傾翻……一長串的問號要從核試驗中破解,在全面禁核試條約實施以後,如何尋求模擬核爆炸衝擊波就成為防護工程研究急需解決的前沿問題,這一重任歷史地落到了總參工程兵某所身上。

  模擬核爆炸首先需要尋求一種非核爆高壓能源。高壓放電可以產生高壓能源,但做一次試驗需要消耗半個中等城市的供電量;高壓空氣可以作為高壓能源,但壓力遠遠滿足不了試驗所需指標;氫氧混合爆炸可以產生高壓能源,但非常危險;該所科研人員先後用3年時間對我國100多種火藥逐個進行多類型的爆炸試驗,最後篩選出幾種火藥作為抗爆激波管的高壓能源,創造了小裝填密度火藥為抗爆激波管驅動能源的先例。

  有了高壓能源,就需要相應的試驗設備。該所歷經20多年,幾代人披星戴月攻關,終於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擁有某型抗爆激波管的少數幾個國家。消息傳開,世界防護工程研究界為之震驚。 

  數十年來,該所創造的奇跡遠不止“亞洲第一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