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郭樹清:一定要打破對外國銀行金融市場的迷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16 14:26:31  


 
  海外并購更需謹慎

  《21世紀》:美國金融危機發生後,我們是否需要反思我們的海外投資策略?中國是否會因此降低投資美國債券的比重?

  郭樹清:這個都是相對的,你不能說因為一件事,把所有的事情都改變了。上次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美國人認為亞洲的銀行不能做生意了,但是沒過幾年,還是做了。我覺得還是綜合來看,比方說美元市場、歐元市場,各有各的風險,如果時間長點看,過去十年二十年或者再長點看,經濟和金融市場波動大的肯定不是這些大的國家,小的國家波動更高。

  這就要有科學的研究和分析,同時有一條最基本的道理: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這個永遠都是對的,不管情況怎麼好,產品怎麼賺錢,你都得有所了解,有所控制。再一個就是反應要快,能够及時調整,你說把所有的風險都預料到了那是不可能的,做銀行就是經營風險,而且我們特別強調這個。目前有些銀行投資美國次級債券出現了虧損,我覺得這都是很正常的,因為持有貨幣就有風險,只要有資產就有風險。

  《21世紀》:隨著國外金融市場的惡化,許多知名金融機構市值也大幅縮水,你是否認為這是建行海外并購的良機?建行海外并購,主要會基於哪些考慮?

  郭樹清:我們的擴張首先是業務導向,也就是根據需求,滿足客戶的需要;第二就是戰略整合,與我們之前的業務結合,創造新的增長點,創造價值,還要考慮我們穩健的發展,正常的整合。考慮這些因素,我們對新興市場給予更多的關注。

  我們對海外銀行的零售業務、投資業務等都感興趣,為什麼?因為中國金融深化還不够,金融市場還很不發達,我們在消費金融服務、理財金融服務方面都差很多,需要跟國際先進銀行學習和借鑒。所以我們認為,并購是有意義的,但是要看情況,綜合考慮,在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謹慎,實際上我們的管理能力、控制風險能力都是有限的。

  我們的資產回報率、股本回報率都非常好,可以說是世界第一。這是由很多因素促成的,有短期的因素,首先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快;第二個就是稅收的因素,今年我國的所得稅稅率為25%,去年是33%。還有其他的因素也是短期的,一次性的,建行不可能一直保持71.3%的增長速度。我在香港新聞發布會上說,那麼高的增長速度很好,我自己都不好意思,我們希望之後是穩定的增長,希望在同業、在國內外保持我們的領先地位,這個我們有很大的信心。

  《21世紀》:此前,一些中資金融機構的海外并購出現了較大程度的賬面虧損,但建行的海外并購策略一直比較穩健,面對不斷變化的國際金融形勢,建行的海外并購是如何規劃的?是否會進行調整修改?

  郭樹清:我們肯定有規劃的,但是我們的海外發展規劃是不斷修改、調整的計劃。比如說在金融危機比較嚴重的地區,進那裡你就肯定要小心,(因為)過去有些問題沒有暴露,有的機構看起來很好但有很多問題,那你再入股、注資風險就很大。當然危機也是一個機遇,你如果能控制風險,且確實對你的業務、對滿足你的客戶需求有用,能够學到先進技術、得到更多市場信息,同時對你的業務整合產生更大效益,增強綜合競爭力,也還是可以做的。

  我還想順便說一句,很多人說中國的銀行現在效益那麼好,都是世界第一流的,外國銀行不用學習了,他們應該向我們學習,那麼有沒有這樣的可能性呢?我覺得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外國的銀行要向中國的銀行學習。

  比方說我們更謹慎,做得更保守一些,更願意做面對面的(業務),了解客戶;而不是更多的依賴計算機,依賴公式、模型計算。但是我要強調的是,總體上我們還不是世界第一,從管理、經營、客戶服務、產品創新這些方面講我們還不是第一,我們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

  在我們銀行內部,也有人說外國的銀行也沒有什麼先進的。不是這樣!我們建行的絕大多數分行、支行,這個認識挺清楚的。通過網點的轉型,我們改變了兩、三年前網點以辦理交易為主的模式,現在基本轉變為以服務和銷售為基礎,效益完全不一樣,價值創造能力完全不一樣,管理的理念不一樣,銷售能力提高67%,客戶等待時間降低了39%,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我們在過去將近3年的時間裡通過和美國銀行的合作,在小企業貸款、私人理財,還有IT、電子銀行服務等方面的廣泛合作,我們學習了很多,而且認識到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個一定要堅定不移。同時一定要打破對外國銀行、對西方發達金融市場的迷信,從我們自己的實際出發,敢於實踐,敢於創造。

  金融危機對建行影響較小

  《21世紀》: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它出現了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都會波及,從對國內的影響來看,有些出口型企業已經感受到了危機。那麼,從建行自身情況來看,美國次貸危機對你們會產生何種影響?

  郭樹清:具體到我們建行,我們98%左右的收入在國內,所以主要依靠國內經濟,而未來國內經濟還會保持正常快速的發展,應該說中國在基本面上,經濟和金融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當然國際經濟、金融都是相互聯系的,我們國家現在對外依賴性比較大,所以我想會有些影響但是不會特別大,如果說有影響現在已經有影響了,公布出來的我們持有的雷曼債券有1.9億美元,應該說已經是有損失了,但這個損失對我們來說總量上不是特別大,在我們整個資產負債裡面比例比較小。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對建行影響也比較小。前一段我們上半年的業績已經公布了,淨利潤是586.92億,同比增長71.3%,稅前利潤就更多了,達700多億,所以這個影響是有限的,從總的格局來看,我們的利潤計劃不會有太多變化。當然,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但是,國內情況不會有太大變化。

  《21世紀》:前不久中國人民銀行降低了貸款利率而存款利率沒有調整,這樣導致商業銀行的利差縮小,有專家還預測中國將進入降息通道,這對建行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郭樹清:這次利率調整以後,銀行的利差會縮小一些,但是有個時滯,貸款的合同有個時滯,不是馬上就能反映出來的,今年能反映出來的數量很少,總之建行受到的影響不會太大。但是各個銀行的情況不一樣,我不太了解其他銀行的情況,但是我的直覺(判斷),和美國、歐洲的銀行相比,整體上來說,我們中國的銀行業是比較健康,比較穩健的。

  我在今年半年報的業績發布會的時候也說過,中國經濟的增長應該是比較平穩的,快速平穩是正常的狀態,而不是出現太大的波動,因為中國經濟實際上是一個內需為主的經濟。如果不是內需為主,中國的生產怎麼可能那麼多、那麼快呢?我們對能源的消費量很高,對食品、糧食的消費量肯定都是全球第一位的,我國被稱為“世界工廠”,生產的衣服75%都是自己消費,我們的住房每年以12%-13%的速度增長,私人汽車數量以30%的速度增長,同時交通、通訊增長也很快,無論衣食住行,中國的消費增長都是很快的,剩下的教育、醫療、公共服務也會跟上來,中國的增長是高速需求推動的。

  從長遠來說,我倒是擔心過熱,中國經濟最可能出現的問題就是通貨膨脹、資產泡沫和經濟增長過快。(來源:《21世紀》)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