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歐美銀行裁員上萬人 人才或流向中國金融機構
http://www.CRNTT.com   2008-10-20 10:56:20


 
  一些中國金融機構已經開始在華爾街物色合適的人選。曹紅輝認為,對中資機構來說,現在美歐金融市場震蕩劇烈,還不是市場抄底的最好時機,但應該是所謂“人才抄底”的好機遇。 

  對於尋覓新機會的人來說,什麼樣的中國金融機構是他們最希望選擇的?曹紅輝認為,國內大型金融機構,尤其是那些在國外有名氣的金融機構會受到青睞,比如中投、中金、中信等。 

  “不過,大部分國內的金融機構在國外還都是無名之輩。也許,以後會有更多的中國保險公司和商業銀行會在國際上為人所知。”曹紅輝提醒說,中國金融機構出去招攬人才,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這次不應像前幾年那樣,“弄些剛剛工作的人回來當寶貝,而應找些真正資深、高級別的人才回來。” 

  他認為,中國固然缺乏優秀的金融人才,但更缺乏適合人才發展的良好環境和條件。“海歸”或“土鱉”,無論哪種人才,都需要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好的激勵機制。 

  一手推動危機最終爆發的金融高管,薪酬卻高得離譜兒,歐美金融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引起了公衆和輿論的高度關注。曹紅輝認為,金融業的魅力就在於靠智慧管理風險,獲取豐厚的回報,否則就失去了吸引力。“不過,現在金融機構高管人員的確拿得太多,而且沒有任何制約。” 

  金融行業遭遇寒冬,“但就像得了病一樣,總是會好起來的”,張愚認為金融和經濟的陣痛,也意味著這一系統經歷調整之後,又會重新健康起來。 

  對於中國金融機構對歐美金融界的“人才抄底”,張愚說,如果遇到來自國內的好機會,他會試一試。在考察這些機會時,薪水當然是考慮的因素之一,但不是首要因素。 

  “有沒有發展前途”,“工作有沒有意思”,這是張愚回國發展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如果一個職位有發展前途,未來薪水也不會差。”他說。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