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國務院決定較大幅度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
http://www.CRNTT.com   2008-10-20 11:24:44


  中評社北京10月20日電/兩項重要的惠農政策——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和增加農業補貼成為17日國務院第四季度工作會議中強調的重點。從過去的經驗來看,每一次提高糧價,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小農村內部、城鄉之間以及全國範圍的收入差距。

  根據會議要求,下一步要認真貫徹十七屆三中全會的部署,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較大幅度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制定并發布增加各項農業補貼的方案,擴大補貼範圍,提高補貼標准。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中央黨校“三農”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徐祥臨對這兩項政策表示贊成:“現在的小麥市場價格只有八九毛錢一斤,農民種糧的收入還遠遠低於進城務工的收入,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小這種差距。”

  今年以來,發改委多次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但目前,中國糧食價格總體水平依然不高。根據第一食品網公布的價格信息,上周洛陽地區小麥市場收購價格為0.87~0.90元/斤,山東日照地區小麥個體糧商收購價為0.845元/斤。而根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今年春季在河北所做的調查,一位村會計的賬本表明,1997年至2007年小麥收購價格,11年間,當地每斤僅上漲了0.014元。

  “目前中國國內的糧價還是扭曲的,與國際糧價相差甚遠。過去十多年,中國的糧價一直變動不大,豐年稍低一點,歉收的時候稍高一點,在徘徊狀態。過去農民增收主要還是靠非農收入。”北京師範大學收入分配與貧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實在接受採訪時說。他認為,提高糧價可以使農民從農業生產上得到的收入增加。這會提高農民投入到糧食生產中的積極性,從而有效地促進農民增收。

  就提高糧價,曾經有過爭論。反對者擔心提高糧價加大通貨膨脹壓力,擔心對城市低收入者的生活有不利影響。李實認為,政府可以通過採取其他相應政策,比如對困難群體進行補貼的辦法來應對。

  根據李實的研究,目前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加大趨勢。他表示,從過去的經驗來看,每一次提高糧價,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小農村內部、城鄉之間以及全國範圍的收入差距。

  由於近年來農業生產成本提高,增加農業補貼被認為是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的重要措施。根據徐祥臨2007年在湖南雙峰縣所做的調查,2006年,該縣一畝種了兩季的水稻田年純收入只有392元。

  “從現實來看,增加農業補貼非常必要,必須讓農民在土地上的投入獲得社會平均利潤,才能够真正激發他們進行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徐祥臨曾經考察過日美等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他認為,理想狀態是使農產品價格提高到可以使農民獲得與進城務工相近的收入,也就是說,讓城鄉居民的收入均等。

  據了解,目前中國的農業補貼多採取“補地頭”的方式發放,即按照土地的數量發放。經常在鄉村進行調查的李實發現,這種方法的效率不高,有的農民拋荒了或轉租給別人,依然可以得到農業補貼。

  “應該在農業補貼發放的操作層面制訂出更能體現政策設計初衷、更能刺激農民種糧積極性的具體措施。”李實建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