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黑瞎子島是怎樣被蘇軍占領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21 10:29:46  


張學良一生中做過兩件震驚中外的事。一件是“西安事變”,另一件就是“中東路事件”,最終導致中國版圖上的“雞冠”被蘇聯摘走了近80年。
  黑瞎子島的歷史問題是如何形成的?張學良為什麼要打這一仗?結果怎麼又慘敗了?
  
  張學良回憶“中東路事件”
  
  張學良一生中做過兩件震驚中外的事。一件是“西安事變”,另一件就是他28歲那年發起“中東路事件”,最終導致中國版圖上的“雞冠”被蘇聯摘走了近80年。
  
  張學良90歲那年,用了5個月的時間,在台北北投寓所以及亞都飯店,向華裔史學家、口述史的主要推動人物唐德剛講述了自己的一生,這一生用他的口述表現出來,只有7萬多字,因為他說“從21歲到36歲,這就是我的生命”。在這7萬多字中,他留給自己28歲那年驚天動地的一樁“中東路事件”只有139個字。 

  “改旗易幟”後的張學良,於1929年7月做出一件具有國際影響的重大事件,這一事件的不幸結果是,張學良慘敗,不得不與蘇聯簽訂《伯力協定》,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之間夾角地帶最東端的黑瞎子島被蘇軍占領。此後,在任何一部20萬分之一的地圖上,這塊能清晰地看到的大黑瞎子島,開始了79年的漫長回歸征途。
  
  為什麼要打這一仗
  
  張學良下定決心,一定要打這一仗。時間是1929年7月。
  
  老帥張作霖在一年前的1928年6月剛剛被莫明其妙地炸死,新上任的少帥張學良就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開始了他對東北的統治。上任不久,張學良宣布服從南京國民政府,並於7月1日向國民政府發出《絕不妨礙統一電》,易幟之舉從形式上完成了中國的統一。不久,張學良即被國民政府任命為東北邊防司令長官,陸海空軍副司令,這時候他才28歲。
  
  張學良希望能通過這場戰爭把掌握在蘇聯人手中的鐵路權、電話權和電報權統統收回中國。此時離列寧在俄國十月革命剛勝利時向全世界宣布的“沙皇俄國從中國掠奪的土地全部歸還給中國”,已經過去了10年。
  
  列寧在蘇維埃執政後,提出放棄沙皇政府強加於中國的一切條約,放棄勢力範圍、租界、租借地割地。其中就包括《璦琿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這兩個違反國際法、沒有生效的條約,因此俄羅斯應當無條件歸還其繼續非法占領的中國領土,黑瞎子島和銀龍島在內的90多個大小島嶼就在其中。
  
  但是直到1929年,已經是斯大林時期的蘇聯,在這塊1689年簽訂《尼布楚條約》時明確了屬於中國的領土上,仍在繼承老沙皇俄國的衣鉢,行使著對東清鐵路、電話電報、礦產森林等的各項權利。並沒有像蘇維埃政府宣布的那樣,把中國的領土還給中國。“東清鐵路、電報電話權都是當年不平等條約的產物,理應歸還中國。沙俄和蘇聯對東北的特權都是非法的,蘇聯對於中國領土的承諾並沒有兌現,斯大林他們繼續著老沙俄的特權。”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楊天石介紹南京國民政府“革命外交”時期的這一國際背景。1928年6月,國民政府統一全國後,時任外交部長的王正廷在南京發動了一場以修訂不平等條約為中心的“革命外交”,將列強在華特權分為五類,革命外交將分為五期進行,包括恢複關稅自主權、取消治外法權、收回租界、收回租借地,以及收回鐵路利權、內河航行權、沿海貿易權等。
  
  擁護統一的張學良,當然要向蘇聯方面討還山河。“我認為張學良站在愛國立場上的這一要求,沒有什麼不對的”,楊天石說,“只是他太自不量力,一場慘敗,導致了《伯力協定》這樣的後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