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28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題為“金融調整路漫長 同舟共濟振經”的社評說,世紀金融危機的震波不完不了,昨日又經歷了驚心動魄的一天,日股跌回二十六年前水平,港股跌幅更領先亞太地區:全日恒指急挫一千六百點,幅度逾一成二,還稍高於菲律賓,而底在哪裡仍很難說。反映市場不穩的還有拆息全面上升,和港元兌美元匯價則直逼七點七五上限,令金管局要兩度注資逾七十七億元,波濤洶湧之態幾不可名狀。
社評指出,港市崩瀉乃海外財經形勢風雲多變的反映,香港受波及而成了國際基金的提款機,還可能因此引發長線投資者斬倉。可嘆在這寰球大調整下,香港實難有所作為而獨善其身。九八年當投機大鱷衝擊港元聯匯時,港府曾通過投資托市,結果擊退大鱷。但今次事件性質不同,是真實的深度調整而非單純投機活動,不能再由政府托市。有人建議港府效法海外禁止沽空或引入停板機制,同樣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但可助冷卻恐慌和防止投資者來港集中沽貨,故可予考慮。無論如何,今後市況波動必大,且或有短暫的急速反彈,大上大落中投資務必審慎。
社評表示,更重要的是切實掌握目前形勢及未來的可能走向。金融危機發展至今,已進入了密集的強力爆發階段,而且還形成了新老問題交集的嚴峻局面。九月中開始的一輪包括雷曼、AIG及富通等歐美大型機構出事浪潮,反映了原有的次按及資產抵押債務(CDO及MBS)等問題被引爆,其影響仍在擴散中。與此同時,又出現了新的危機:今年來催生了三大新泡沫:外匯相對美元大漲、商品大漲價和新興市場大旺等,但最近卻出現大逆轉而刺破泡沫:美元掉頭大升,商品價大跌,而新興市場不穩等。逆轉令許多投資者損失慘重,如中信泰富及科威特的海灣銀行,便是外匯泡沫爆破的重災戶。
新老問題夾擊再加上歐美的救市措施扭曲市場,令不少投資者包括對沖基金及互惠基金等爆煲。對沖基金乃其中的重災戶,受到投資失利、客戶贖回、融資困難及政府禁止沽空等多重打擊,被迫拋售資產而引發市場震盪。令人擔心者是,此類震盪源將陸續有來,目前可見的包括綜合型債務產品(synthetic CDO)和垃圾債券,市場規模以萬億美元計,而投資證券產品的保險公司亦受累。稍後當經濟情況更差時,又將有更多企業債券違約,及私募基金出現困難。
除上述金融體系的調整外,更不能忽略實體經濟的調整。尤其是美國消費者若傾向減債,引發的緊縮效應非同小可。美國家庭債台高築而儲蓄幾近於零,但在樓市股市資本蒸發六萬億美元下,必須轉向少消費多儲蓄,由此每年可令GDP收縮至少一個百分點。
社評認為,總之,全球將要面對漫長而痛苦的經濟調整期。對香港來說最大的問題是缺乏短期可用的有效抗禦措施。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作用有限,上馬基建項目更屬遠水不救近火。因此政府只能通過再分配措施為低收入階層稍紓困厄,一般市民只好自求多福並力保心平氣和,本著同舟共濟精神維持社會安定,更要集中精神搞好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