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晚:將來史書會如何記載今天的歷史意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03 15:28:30  


  中評社香港11月3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的社論指出,十一月三日,“歷史上的今天”,將來會如何記載今天這個日子的意義?

  大陸海協會長陳雲林來台,創下很多紀錄。兩岸分隔六十年,他是來台訪問層級最高的中共官員。“江陳會”的各項協商如果順利,常規性三通及相關航權、金融合作等具體事項可望開放,為兩岸互動創立新局面。更重要的是,以此為起點,兩岸若能對“和平共榮,對等尊嚴”確立共識,闊步邁向此一大方向,則“江陳會”的確會成為兩岸關係的里程碑。

  社論指出,不過,因為陳雲林來台,台灣內部及朝野關係也出現若干空前現象。“國旗”“能見度”和“總統”稱謂,受到高度關注,甚至成為緊張話題。在野黨揚言的蛋洗、圍城、“如影隨形”等“迎賓”手段,前所未有。也因此,政府為維持秩序和訪客安全,用上了機場淨空、廣設拒馬、萬人警力維安等陣仗,堪稱新紀錄,也被某些人譏為太超過。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幾乎是咬牙切齒地說,“請‘全國’人民記住這個日子”。十一月三日,是民進黨所指控的“未來台灣還有主權空間嗎?”的關鍵點日子,還是台灣將走向更確定的經濟榮景和政治和平的里程碑?不只是“江陳會”的參與官員在寫答案,台灣的社會氛圍也正為此“歷史上的今天”著上底色。

  社論指出,以一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來看,今天的股市開紅盤,物價稱平穩,柴米油鹽諸事照樣進行,政論節目照樣嘈雜。政治上雖有“風雨欲來”的氣氛,但社會的多元意見和民生步調穩定堅實。換句話說,執政黨沒有孤注一擲、反民意而行的餘地,反對黨也不得不主張“和平理性”。台灣要對內部的民主成熟度有信心,何必擔心失去“主權空間”?又為什麼不能勇敢迎向更積極的經濟機會?

  為十一月三日“歷史上的今天”書寫定義的,不只是兩岸高層。台灣的朝野雙方在今天有一共同任務:用不卑不亢的態度接待對岸來客,這樣的不卑不亢要建立在對台灣人民的自信心上面。民進黨要實踐“和平理性”和“不反對事務性協商”的承諾,國民黨捍衛兩千三百萬人民權益的責任更不在話下。以此為基礎,“江陳會”才能推進和平共榮的兩岸關係,寫下今天的歷史意義! 


    相關專題: 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