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大亞灣起步,中國核電有了自主品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04 18:23:33  


 
  堅持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大亞灣百煉成鋼結碩果 

  在衡量一個國家核電發展水平的關鍵指標中,有沒有自己的核電技術是一項硬指標。1994年在大亞灣核電站基礎上組建的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深知,要實現中國核電事業的起步,決不能局限于被動接受和簡單引進技術,必須堅持不懈地在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再創新,形成中國自己的核電技術。 

  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大亞灣核電站建成投產後,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每年投入1500多萬美元,對大亞灣核電站進行了700多項技術改進和改造。 

  在這些改進的基礎上,1997年開工建設的嶺澳核電站一期實施了52項重大技術改進,設備國產化率達到30%,創造了自首次臨界及商運以來無非計劃停堆935天的世界紀錄。 

  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在成功建設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一期的基礎上,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在嶺澳核電站二期的建設中進行了數字化儀控、半速汽輪機等15項重大技術改進和40多項其他改進,採取了嚴重事故預防和環節等措施,形成了一種與當年引進的技術相比更先進的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這就是自主品牌的中國改進型壓水堆核電技術—CPR1000。 

 
  中廣核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善明說,“在自主品牌CPR1000核電技術中,我們不僅吸收了世界上的先進經驗,還在數字化儀控係統、汽輪發電機等反映核電站先進水平的領域進行了許多重大改進和探索;這些改進和探索已在安全性、技術和經濟性等方面與當初引進的技術相比發生了質的變化,達到了世界二代改進型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許多指標接近國際先進的三代核電技術。” 

  2005年12月,作為自主品牌CPR1000核電技術示范項目的嶺澳核電站二期主體工程正式開工。三年來,工程建設穩步推進,對後續開工的核電項目建設發揮了借鑒作用。 

  張善明說,自主品牌核電技術的形成,拉近了我國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加速了我國核電從起步到發展的進程,為實現核電在21世紀有較大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