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首席試飛員揭殲10試飛史:創零墜毀奇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07 09:26:27  


11月5日,地勤人員在維護“殲10”戰機。
  中評社北京11月7日電/今年50歲的雷強,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特級飛行員,也是殲10的首席試飛員。 

  廣州日報報道,時光倒流到10年前的1998年3月23日,一架神秘的戰機停在空軍某基地,試飛員話別戰友,健步走向機艙。發動機聲響,“戰鷹”騰空而起,萬米高空,只見它時而俯衝,時而如離膛炮彈疾馳。17分鐘後,“戰鷹”安全返回,頓時,停機坪沸騰了…… 

  這只神秘“戰鷹”,正是耗費設計者們近20年心血的我國第三代戰鬥機“殲10”,駕駛它順利完成首飛任務的,是極具傳奇色彩的空軍英雄試飛員——雷強。 

  5日上午,在第七屆中國航展的現場,年過半百的雷強大校,為徒弟嚴鋒“掌舵”的殲10飛行表演做精彩的解說。解說結束後,本報記者專訪了這位殲10首席試飛員,并由他揭開殲10鮮為人知的一面。 

  殲10試飛: 

  幾乎打破所有試飛紀錄 

  雷強表示,從他1998年第一次駕駛殲10起落,到殲10批量裝備空軍部隊,他總共大概駕駛殲10飛了1000多架次,而整個殲10的試飛員隊伍,大約有10多個人。“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電傳飛機,比如F16、F18、蘇27等,幾乎都發生過飛機墜毀的事故”,殲10戰鬥機試飛期間的“零墜毀”,創造了試飛史上的一個奇跡。最大航程、最大低空飛行速度、最大過載……就這樣,在一次次的試飛中,殲10不斷刷新著國內試飛史上的一個又一個飛行紀錄。 

  殲10性能: 

  絕不低於國外第三代戰機 

  雷強還向記者透露,早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研制時,試飛員就參與了殲10設計全過程。“小到駕駛杆、開關的位置,我們都提出自己的建議”,而從開始設計到最終出廠,共揪出了1000多處細節。 

  至於外間紛紛猜測的殲10的作戰性能,雷強表示,第三代戰機,最看重的就是超視距攻擊能力和機動性能,而在這些方面,殲10均表現出色。殲10可在80公裡範圍內發射導彈,做到“先敵發現、先敵攻擊、先敵逃脫”,“也就是說,往往敵機還沒發現,就已經處於殲10的攻擊範圍之內”。同時,殲10的作戰半徑達到1600公裡,如果加上空中加油,其作戰半徑還能够翻倍,能够確保遠至南沙的安全防衛。 

  雷強表示,以往我國的戰鬥機都是以制空為主,但裝備殲10以後,就可以有效地奪取制空權,同時實現對地精確打擊。

  在與國外第三代戰機的對比方面看,曾駕駛過蘇27、蘇30、F16等12個機種的雷強認為,從作戰使命、平台特性等方面,殲10均不低於國外第三代戰機。從遠程作戰能力來看,殲10與F16、蘇27相當,機動性與蘇27相當、高於F16,米-29則根本無法與殲10相比。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