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郁慕明:把台灣建成沒有戰爭的寶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15 07:20:27  


郁慕明主席為中國評論題字:“弘揚民族大義,傳播和平心聲”。
 
  棄醫從政的心路歷程

  問:您過去是著名的反共人士,現在則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推動者,並成為中共領導人的座上賓,您能不能談談自己從政的心路歷程?

  郁慕明:早年,我從來沒有想過會從政。我在醫學院畢業,後來出國進修,要去修學位。就是說,在出國之前,我一直在醫學院教書,出國也是為了要去醫學院進修,沒有想到後來對政治這麼熱心。

  我對政治關心的原因是當年“中華民國”被逼出聯合國。我是1970年1971年到美國加大醫學院進修。結果去了以後就碰到台灣退出聯合國事件。當然在美國的台灣留學生就經常聚會討論時政。那個時候開始,大陸的力量開始慢慢進入美國。當時的台灣留美學生,一部分人傾向中國大陸,為此有一個中國統一運動;一部分人傾向於“中華民國”,為此有一個反共愛國運動。

  當時我是陸軍少校。對於一個軍人來說,“國家”在這個時候,我們在海外念書的,都有一點責任感,然後親大陸的跟親台灣的(都是台灣留學生,當時大陸沒有留學生),即左派學生跟右派學生就對幹,開始辯論。

  但是我基本上,對政治關心的原因,第一個,我是在這個環境長大的。雖然我是上海人,生在上海,可是我在這個環境長大,受教育的背景,這是很自然的。再加上後來親大陸的學生在宣揚大陸的成就時,是宣揚文革,這是我不能接受的。

  所以現在去大陸,可以發現,大陸領導人跟我們有一個共同的觀念,都強調中華文化的重要性。今天台灣跟大陸還能夠連起來,一個是血脈,一個是文化。因此,當時大陸搞文革,對我這樣一個傳統家庭出來的人來講,是不能接受的。

  因此,我當時也就跟那些親大陸的學生辯論。結果,一辯論,我就變成國特第一號,成為反共愛國聯盟面的重要一員。但是,人越來越長大,這個社會也在變。

  大陸的領袖,推動改革開放的鄧小平我沒有見過,之後,江澤民總書記見過好多次。江給我的印象是,他是個傳統的文人,喜歡吟詩作對,為人風趣。

  等到胡總書記上來以後,我跟他第一次見面(2005年7月7日赴大陸展開“民族之旅”時),第一次握手,他跟我講的第一句話,我永遠記得,這句話就是“新黨定位定得好”。

  當胡總書記跟我講的第一句話就說我們定位定得好的時候,我心中就有定數了。就是說,他跟我站在的是一樣的路上面,走同一樣的道路。定位定甚麼呢?“民族之旅”嘛。他講定位定得好,就是指“民族之旅”,而民族,就是中華民族。我在中國人民大學演講就是講民族的發展。所以他一講定位,我就覺得,胡總書記開始走和平的道路,走民族的道路,這就對了。

  在台灣,馬英九今天講兩岸是兩個地區,結果被圍剿,但馬英九並沒有錯,因為在“中華民國憲法”的一中原則下,他並沒有錯。換句話說,馬英九現在走的是民族的道路,他就職演說時也強調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因此,仔細看看,馬英九現在走的路,不是跟2005年以後新黨走的路一樣嗎?

  台灣以後的路會走得很辛苦

  問:最後,您怎麼看民進黨、陳水扁八年執政的經驗教訓及其對台灣未來政治發展的影響?

  郁慕明:對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是蠻傷害的。

  台灣未來這條路會走得非常的辛苦;假設沒有一個非常有魄力的、有前瞻性斷然作為的話,台灣的未來,即使馬英九八年做下來,他也蠻辛苦的。因為:第一,台灣這麼多年來已經沒有是非,要重建一個是非的評價,是很難的。第二個,台灣現在沒有信心,太多人沒有信心。像我們這樣抗壓性那麼強的人都在問,所為何來?陳水扁他們吃香喝辣的,我們不去計較,可是不能公然說謊呀?雖然我不喜歡日本人,但至少日本人做錯了事剖腹自殺、以謝國人的精神讓我佩服。陳水扁哪有一點骨氣呢?

  中國評論通訊社高層訪問團是在第二次訪台時對郁慕明主席進行專訪的,高層訪問團成員包括社長兼總編輯郭偉峰、新聞總監俞雨霖、執行新聞總監林淑玲、執行副總編輯陳耀桂、副總編輯羅祥喜,以及記者劉曉丹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