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低調赴美觀大選 民政部九官員感慨又驚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11 14:57:10  


 
  等到孩子們真正長大可以投票的時候,他們在熱情高漲的同時又不乏理性。在呂芳的想像中,投票站應該是兩方對壘,支援者搖旗吶喊才對。結果卻完全出乎他的預料。大選當天,呂芳所在小組參觀的第一個投票點在弗吉尼亞Falls Church縣的一個社區活動中心。他們到那裡時剛過6點,投票點外已經排起了長龍,蜿蜒足有一二百米。人群中,有人帶著蹣跚學步的孩子,有人坐著輪椅,有人自己帶著椅子……“但是,整個人群靜悄悄的,沒有一點激動人心的表現。”

  投票站裡一切都井然有序。“每個投票點都有核對選民登記、發放投票證明、指導投票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的後面通常會坐著一排監督者,一般是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各有一半。他們來自不同的政黨,對對方政黨抱有警惕,但是,也只是靜靜地坐著,偶爾低聲交流一兩句。”呂芳回憶。

  “中國官員認為,中國選民缺乏熱情,需要自上而下組織,而美國選民熱情很高,不需要動員。他們認為中國選民教育的工作還需要加強,才能趕上美國選民的素質。”丁源遠說,中國官員也認為,美國選舉制度是用錢“砸”出來的。“投票站一台錄影機可能就要5000美金,給每個信封簽名拍照的設備要60萬美金。他們認為想要高效的機票程式需要很高的成本,這是他們最大的感受。”

  儘管成本很高,但代表團團員之一、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徐家良認為,這很值得中國借鑒。“在弗吉尼亞州的一個投票站,選舉官員說,等結束投票後半小時,就可以產生選舉結果,這大大加強了計票的科學性,提高了選舉活動的效率。”

  “始終把選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其實,安排中國官員到美國觀摩選舉只是卡特中心與民政部合作內容之一。此外還包括:建立一個全國村委會選舉數據統計系統;由卡特中心在美國和中國培訓中方選舉官員;卡特中心對制定規範化選舉規程、開展選民教育,以及實現選舉資訊公開化提出建議。劉亞偉認為,這次美國大選值得中國借鑒的地方是選民登記和選民身份核實的問題,“在中國,選民登記都是政府來做,而美國是選民自己去登記。”

  徐家良認為,另一個很值得中國學習的地方是美國候選人與選民之間有較好的資訊溝通。“美國的候選人在參選活動中,始終把選民的利益和意識放在第一位,候選人的競選綱領隨時通過網路、媒體與選民進行溝通,使選民了解不同的候選人政策,資訊高度對稱。”

  此外,美國選舉程式的規範和透明也令徐家良印象深刻。“儘管每一個州、每一縣的選舉活動有一些差異,但總體的規範是一樣的,通過各種方式,確保選民能夠正常參加選舉。在投票點100英尺之內,候選人不得再進行拉票宣傳。一旦發現選民沒有在選民名冊中,可以通過填寫臨時選票加以解決,確保選民的選舉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