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李克強:把加強生態建設作擴大內需重要措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12 22:19:59  


  中評社北京11月12日電/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08年年會12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出席開幕式並講話。他指出,中國將繼續把環境保護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把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措施,促進民生改善和發展方式轉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新華社報道,李克強指出,國際金融危機是一個重大挑戰,但積極應對、主動轉型、有力行動,也可以轉化為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有利機遇。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是擴大內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措施,也是促進節能減排、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徑。要把擴大內需、促進增長同優化結構、產業升級結合起來,切實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工作力度。 

  李克強介紹說,為抵禦國際經濟環境對我國的不利影響,中國政府對宏觀經濟政策作出重大調整,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擴大國內需求,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地震災後重建,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費能力,促進經濟增長。中國經濟具有應對風險的能力和強勁活力,有條件把平穩較快發展的好勢頭保持下去。 

  李克強說,中國把保護環境確立為一項基本國策,把實施可持續發展作為一項國家戰略,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重要轉變。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重的趨勢有所減緩,部分地區和城市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去年以來,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開始實現雙下降,污染減排實現歷史性突破。中國為加強環境保護作出了巨大努力。 

  李克強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的階段,發展經濟的潛力巨大,保護環境的任務十分繁重。面向未來,我們將堅持走科學發展道路,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堅持建設生態文明,加快形成有利於節能環保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堅持以人為本、環保為民,著力解決影響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使人民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 

  李克強說,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將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城鎮治污設施、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國家十大重點節能工程、重點防護林和天然林保護工程建設。鼓勵技術創新和推廣,支持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和循環經濟,深入開展全民節能環保行動,使環境保護不斷取得新成效。特別是推進相關改革,抓緊理順重要能源資源產品的價格關係,建立健全能夠反映市場供求關係、資源稀缺程度、有利於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促進清潔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李克強強調,解決好我國的環境發展問題,不僅是13億人民的福祉所在,也是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貢獻。中國將積極參與國際環保多邊雙邊合作,特別是加強環保技術、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合作,豐富合作內容,提升合作水平,實現共同發展。在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放緩的情況下,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不能動搖,行動不能鬆弛懈。我們將堅持“共同但有區別責任”的原則,同世界各國一道,為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全球環境作出不懈努力。 

  李克強積極評價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作出的貢獻,希望各位委員繼續發揮自身優勢,關注研究中國環境與發展的重大現實問題,積極推動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為中國環境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是一個由中外環境領域高層人士和專家組成的、向中國政府提供政策建議的咨詢機構。委員會中外委員、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駐華使節代表、國內外專家學者200余人參加了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