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18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題為“裁員浪潮勢洶 奮戰自可求生”的社評說,政府今日將發表最新一季八至十月份的就業數據,失業率上升已是意料中事。
而就在新失業率公布前夕,就業市場再傳出壞消息,匯豐銀行繼九月份裁員一百人之後,昨日再向四百五十名員工發出解僱通知,被裁員工廣及前線客戶服務部及後勤部門。而另一大行星展銀行裁員四百的行動仍在繼續。
社評表示,在經濟下滑時期,企業裁員、員工失業是最具“殺傷力”的消息;其殺傷力不僅在於數以千百計的員工被打爛飯碗、失去生計,更在於失業浪潮會對整個消費市場以至社會安定造成負面影響,不少仍在業的員工也會感到人心惶惶,不知厄運何時也會降臨到自己頭上,因而不敢消費,個人情緒和家庭關係陷入緊張,社會上遊行請願等活動頻仍,戾氣增加,整個社會都會被不安、焦躁的氣氛所籠罩。
社評指出,當前,面對已經“殺到埋身”的失業潮,需要特區政府、業界和市民三方面共同作出努力,才有可能把危機和殺傷力減至最低;政府方面,首要責任在於推動經濟發展、加速基建上馬、提供支援措施、創造就業機會;業界則需要努力轉型升級、逆境求存,並且顧全大局,避免向員工開刀;而市民方面,積極面對、保持信心、維護和諧,也是必不可少的。
毫無疑問,本港就業市場的前景的確不容樂觀,除銀行相繼裁員外,大批建造業員工短期內將會自澳門回流,內地珠三角部分港商中小企倒閉也會造成大批港方員工回港加入失業大軍行列,特區政府對失業浪潮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必須要有最充分的評估和準備,切不可掉以輕心。然而,另一方面也應該看到,本港面對洶湧而至的失業浪潮,並不是完全一籌莫展、只能坐以待斃的,恰恰相反,以本港背靠祖國的優勢,加上仍稱穩健的金融體系和中心地位、特區政府充足的財政儲備,以及港人一貫的勤奮、善變和拚搏本色,港人社會未必會在這場世紀金融海嘯中沉淪、沒頂,相反,只要各方拿出決心、同舟共濟、各司其職、配合得宜,港人社會是有能力在這場海嘯風浪中勇戰一場的,最少就業市場不會被沖垮,而關鍵在於魄力、決心和措施。
就以特區政府來說,據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日前透露,由眼前十一月至明年一月,有四十四個大小基建項目會進入施工期,總造價一○五億,可提供六千九百個職位;另有二十二項大小工程進行招標,造價八十八億,預計三個月後便可開出五千五百個職位;另未來大半年,即由十一月至明年七月,提交立法會批准的大小工程更達一百項,總造價七百億,可開出四萬個職位,加上已準備加推上馬的區議會地區工程、房委會各項樓宇翻新工程,建造業工人無論是從事大型橋樑、道路施工或是屋宇維修、室內裝修的,未來三個月至大半年內都不愁無用武之地。
社評又說,同樣,推行初期收效不宏的社會企業,藉此消費低迷時期正可大展拳腳,由政府提供部分資金、業界提供部分貨源及訂單,失業人士就可組織起來,成立“社企”,自營、自救,照顧長者孩童或上門搞清潔衛生,都不失為一條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