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鉅威認為,尤其在金融海嘯的當下,香港更應該在中國以至國際金融界起到帶頭作用。他分析,在各個國際金融中心之中,香港政府規模小、具政策靈活、高效率和資金充裕的優勢,潛能無限,香港政府其實更應該主動在金融改革和加強監管等方面領先國際社會一步,而非被動應對。
而對於香港政府的角色,李鉅威認為港府不應在產業發展方向上說太多話,只需要提供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他特別提到香港的工商業發展用地非常缺乏,對於發展“香港製造”非常不利。資料顯示,現時香港的開發用地大概只有兩成,其餘均為郊野地區,而新開發的土地大都被撥給發展商興建豪宅,李鉅威認為,工商用地不足將不利於香港的經濟結構。
李鉅威分析,現時香港的低技術人口充足、工資已向下調整不少,加上受惠於內地擴大內需,發展“香港製造”的產品既合乎成本利益又具備競爭力,前境良好,而且振興實體經濟也有利於香港的產業建構健康,避免受金融海嘯的過度衝擊。港府應積極為工業提供用地,“現在是吸引港商回流的時候了!”
而對於這一場金融海嘯對香港的影響,李鉅威預期至少將要維持兩三年,中央的挺港政策效應也未必能維持這麼久,故此,要在這海嘯中逃出生天,香港還是得“摸出自己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