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華時評:危機面前要“想三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25 14:37:39  


  中評社北京11月25日電/新華網今天發表時評說,溫家寶總理日前在浙江、上海考察時說,面對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要“想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回顧昨天,要看到改革開放三十年取得的成績以增強信心,總結經驗為今後借鑒;抓住今天,要勇敢面對當前的困難,千方百計去克服;面向明天,不僅要度過眼前的危機,還要謀劃企業未來的發展。“想三天”對於我們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謀劃未來發展十分重要。

  時評指出,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已從虛擬經濟蔓延到實體經濟,國內企業尤其是出口型企業正面臨嚴峻考驗。受國際市場萎縮、人民幣升值等多重因素影響,不少企業出口下降,生產經營面臨嚴重困難,但也有很多企業及時調整發展思路和生產方式,開拓新的市場,不僅有效化解了眼前危機的影響,而且在謀劃未來的長遠發展。 

  應當看到,經過改革開放30年來的發展,我國經濟實力已明顯增強,GDP規模已位居世界前列,外匯儲備躍居世界第一位,企業已具備一定的國際競爭力,經濟基本面良好;與此同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在逐步完善,政府宏觀調控能力不斷增強。只要措施得力、應對得當,我們不僅有能力度過這場危機,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而且能夠在危機中抓住機遇,在發展的關鍵環節實現新突破,積蓄更加強大的發展能量。 

  從經濟社會長期發展角度而言,每一次危機都是一次優勝劣汰的選擇過程,危機中往往有新的機遇。善於應變的企業,不僅能夠及時根據市場形勢變化調整發展步伐和方向,而且在應對危機中提高企業整體素質,增強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求得新的更大的發展。 

  要度過危機並取得新的發展,企業就要加強自主創新,優化產品結構,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變;要重視開拓新市場,捕捉新機遇;要加強經營管理,自覺防範風險,把不利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時評認為,在現代經濟史上,經濟危機、金融危機並不少見,遠的如1929年歐美經濟大蕭條,近的如10年前亞洲金融危機。在這些危機中,總會倒下一批企業,也總會成就一批企業。能在危機中勝出的企業才是真正的強者,才能在做大做強的路上走得更遠。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