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殲十試飛基地揭秘:新型導彈試驗遇卡殼險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02 09:31:11  


中國空軍新型戰機殲-10在某試驗訓練基地進行科研試飛。(資料圖)
  在中國西部巴丹吉林沙漠深處,隱藏著一片神秘綠洲。這裡綠樹成蔭,碧波蕩漾,但上空呼嘯而過的戰機,驚心動魄的隆隆炮聲,提醒人們這裡的特殊之處。這裡是我國唯一的集科研、試驗、訓練、作戰功能於一體的航空、防空武器大型綜合試驗訓練基地,殲10戰機就是在這裡通過測試,獲得了“准生證”。 

  近日,在基地建場50周年之際,相關負責人向記者揭開了基地的神秘面紗。

  簽發戰機導彈“准生證”

  2003年12月25日,殲10最後一次打靶試驗在大漠進行。 

  殲10升空,導彈直撲百餘裡外的目標,與靶機遭遇時,那一團火光如同慶祝勝利的禮花,在戈壁上空綻放。基地指揮控制大廳裡一片歡呼。殲10飛機靶試圓滿成功,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能够獨立研制和生產第三代戰機的國家。 

  2005年1月9日,殲10再次在大漠上空擊落靶機。只不過,這次試驗的對象是國產最新型空空導彈。從殲10到與之相配的新型空空導彈,標志著中國空軍完全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航空武器裝備正式形成戰鬥力。 

  殲10的試驗,僅是基地完成我國航空防空武器裝備試驗任務的一個縮影。基地擔負的靶場試驗,是武器裝備研制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只有在這裡取得“准生證”,新型武器才能生產并裝備部隊。 

  半個世紀以來,空軍所有國產第一、二、三代航空、防空導彈,都是經這個基地試驗定型後裝備部隊;我軍首架第三代多功能作戰飛機和多型特種武器等高新裝備的試驗任務都在基地完成;“長空一號”無人駕駛靶機、超音速無人機等也都是這裡完成的。 

  基地見證了中國空軍的發展,1958年,毛澤東簽署命令,決定在巴丹吉林沙漠組建空軍某試訓基地前身之一——中國航空武器試驗訓練靶場。1959年12月,在我國空域成功發射了第一枚空空導彈;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從這裡運往爆區。2003年,經中央軍委批准,空軍將位於中國西北地區的3個不同類型的試驗訓練基地和一個訓練機構合而為一,形成了今天的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

  明日“王牌”大漠起飛

  紅旗靶場,美國空軍內利斯空軍基地的別稱,以高度實戰化的“紅旗”系列演習著稱於世。而在巴丹吉林大漠的基地,中國空軍最先進的戰機、最優秀的戰鬥員、最先進的戰法在這裡拼殺,接受複雜電磁環境條件下基地化、模擬化、實戰化訓練和戰鬥精神強化訓練。 

  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特種機、高炮、雷達,遠程、中程、地空、空空、空地導彈,幹擾、對抗、示假、偽裝,各種要素經由遍布大漠的千百台探測器,實時顯示在基地指揮大廳的大屏幕上。所有兵器的作戰數據被實時測量記錄,官兵的一舉一動,盡收指揮部眼底。 

  2008年1月,戈壁灘上,幾個巨大的仿真靶標在狂風中顫栗。飛行員徐忠敏和戰友的任務就是要突破“敵”防區,摧毀這批目標。 

  “‘敵’跟蹤!”“‘敵’導彈!”……報警聲此起彼伏,顯示被“敵方”雷達搜索、跟蹤或鎖定的綠黃紅3種警告燈頻頻閃亮…… 

  不斷做出各種規避飛行動作,頻繁啓動各種對抗裝置,時不時打出一串箔條彈施加幹擾……飛機如同一葉輕舟行駛在風浪交加的大海上,飛行員全力對付著那看不見卻是鋪天蓋地的電磁波的衝擊,其凶險之處,一次次令他們悚然汗下。徐忠敏事後才得知,最多時,竟有上百部“敵方”雷達同時開機。 

  現代空戰的快節奏、高精度以及殘酷性,通過基地的戰場實時監測評估系統充分展現。來自空軍的一支支部隊,就在這樣的一個逼真而無情的戰場中百煉成鋼!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