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蕭:劉兆玄做得很辛苦,應加強“內閣”整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03 15:42:30  


  中評社香港12月3日電/蕭萬長今天上午接受全民電台訪問時表示,“行政院”應加強整合的工作,建立整體的觀念,他建議文官及政務官應交流,才不會各管各的。而“內閣”改組的方向,他建議應強化“內閣”的判斷力、溝通力與執行力。

  據聯合晚報報道,蕭萬長表示,劉兆玄這段時間做得很辛苦,平心而論,劉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有能力,也有經驗,但劉兆玄需要的應該是整合的工作,因為不能只靠院長一個。

  主持人追問現在“內閣”的缺點,蕭萬長仍說,就是需要整合,要有整體的觀念,這不光是行政團隊而已,整個台灣都是如此,如果台灣拆開看,一個一個人都不比別人差,但組合起來就沒有那個能力,因為沒有整合的系統與能力,能賺的就只有代工的錢,如能整合就不是代工了,可把服務、行銷整合在一起,就可以加值。

  “內閣”出問題 “不是一個部門可解決”

  他說,政府部門也是如此,政府有很多單位,各管各的、各走各的,沒有辦法整合的話,問題出來都不是一個部門就可解決,如大家都沒有同心協力,就不能解決問題。

  而無法整合的原因,他說,是因為“沒有那種訓練”,他建議現在文官,包括政務官應該交流。他說,表現好的話,就從一個機關調到另一機關,就可以看到不同機關的政務、業務及機關文化,如此就可帶動起來,大家都很懷念李國鼎先生,李國鼎當“經濟部長”時常怪“財政部”不配合他,因為他要鼓勵投資卻得不到“財政部”支援,後來蔣經國就調李去當“財政部長”,李國鼎就知道“財政部”是怎樣子的,後來也常常主動告訴“經濟部”他可以做什麼配合。

  應強化3種能力 “不要為改組而改組”

  進一步問“內閣”改組應朝什麼方向與條件,他表示,馬英九與劉兆玄都在考量,但他認為,不要為改組而改組,但“內閣”應強化判斷力、溝通力與執行力。

  談到執行力,他很擔心,現在一直講公共建設,明年年度預算公共建設就有2800多億元,今年擴大內需也有586億元,現又有四年4000多億特別預算,金額龐大,我們的執行力在哪裡?執行不好就是負作用,這就考驗政府有無效能,他相信馬英九與劉兆玄都很在意。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