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軍報:應擺脫被動應戰模式 掌控戰爭主導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04 14:10:43  


 
  新形勢下軍事能力建設需要清晰有效的戰略指導,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更需把握遵循客觀規律 

  軍事訓練作為軍隊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主要實踐活動,有其內在客觀規律。建國以來我軍軍事訓練之所以取得較好成績,一個重要經驗就是重視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新形勢下的軍事訓練,從內容到方法都發生很大變化,特別是信息化戰爭的強力牽引,正在引發軍事訓練領域的革命性變革。新的訓練實踐要求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認識并把握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特點規律,實現軍事訓練指導的與時俱進。 

  以唯物主義觀點認識信息化建設和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切實強化官兵信息技術素質和能力。我軍生息強大的歷史,是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的歷史。這是我軍的光榮,但決不是我們的理想。一支聽黨指揮、英勇善戰的人民軍隊,同時具有高技術優勢,才能更有效地服務於人民,全面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必須承認,在信息技術武備及信息化建設上,我們與強敵還存有代差。但信息技術整體上還在發展中,某些關鍵技術一旦突破就能迅速廣泛擴張等特性,也給後發者盡快縮小差距提供了可能。我軍必須樹立在建設信息化軍隊上奮力趕超的雄心壯志。現階段,實現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戰略目標,部隊的突出問題是,信息化認識普遍膚淺,信息技術知識普遍欠缺,信息素質和能力普遍較差。反映在訓練實踐中,一種傾向認為信息化建設高深難測,落後不是個人的問題,只能坐等裝備更新而自己難以作為;一種傾向認為信息技術越發展,武器裝備操作使用越簡單,官兵不是專家不搞研發,會操作會使用就已合格,因而對信息技術知識學習實踐淺嘗輒止,稍識皮毛便盲目自滿不思進取。兩種傾向雖有差別,但實質上都是對信息技術這一當今社會前進的主要推動力缺乏切膚及裡的感受,對建設信息化軍隊的極端重要性認識嚴重不足。而其更深層的原因,則是在思想觀念上對科技是“第一戰鬥力”的理解存在誤區,在文化積澱上對科技強軍長期以來的追求乏力。官兵的信息化素養和能力沒有根本性提高,我軍的信息化建設就不可能有堅強穩固基礎。因此,新時期的信息化建設和信息化條件下訓練指導,必須始終扭住對信息化的科學認知這一主綫,強化部隊的唯物主義理論武裝,強化官兵的科技戰鬥力理念和意識,強化官兵對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提高官兵的信息技術素質和能力,進一步激發部隊在信息化建設上奮起趕超的堅定信心和堅強毅力。 

  以對抗思維破解“路徑依托”的負面效應,強力激發官兵創新激情和打贏能力。戰略的本質是對抗。無論對抗雙方發展路徑如何相似,都不可能改變互為克制并戰而勝之這一根本目的。值得研究的是長時間以來,國家在經濟政治外交上綜合施策維護戰略機遇期的精心運籌,社會從生活方式到生產方式兼收并蓄的普遍現實,在所難免地軟化并削弱著青年官兵的對抗思維與對抗意識。在部隊信息化建設和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實踐中,我軍不得不艱難地跟隨別人的腳步踟躇前行。這是後進者趕超的經由之路,但是必須清醒看到,“路徑依賴”極易導致“被動鎖定”。其負面效應不只體現在物質層面,更應警覺的是它必然嚴重弱化部隊的創新意識,嚴重消磨官兵的對抗思維,致使軍事戰略這一軍隊建設理論基石的本質意義受到嚴重衝擊。對於一支圖強奮進的軍隊來說,這才是最致命的。人類歷次戰爭形態演變的經驗教訓啓示我們:各國軍隊投入新戰爭形態的時間可以有早晚,速度可以分快慢,但基於新的作戰形式制勝於對手的根本目標,是自始至終必須堅持的。跟進的目的在於趕超,趕超的標准只能是取勝。在長期的革命戰爭實踐中,我們的前輩軍人正是由於克敵制勝的信念無比堅定,制勝於敵的意識異常強烈,因而才迸發出連對手也不得不嘆服的制勝能量,才創造出令世界稱奇的輝煌。已然成型的信息化戰爭形態,是技術因素更為突出的戰爭樣式,必須對由於技術路徑造成的“依賴鎖定”保持高度警覺。新形勢下的軍事訓練指導,尤其應當強化對抗思維和打贏意識,并使之切實貫徹於訓練實踐。一方面,在初期跟進後加強消化吸收,加力推進物質技術和軍事理論上的自主創新,加速構建克敵制勝的技術體系和理論體系。一方面,始終注意從基本理論上廓清戰爭的本質與裝備技術跟進的主從關系,強化部隊官兵的制勝意識和對抗思維,激發打贏意識和必勝信念,激發創新意識和創造熱情,切實提高我軍官兵在信息化建設中博采衆長的素質和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