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熙德:2008年的中日關係有很多亮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09 10:54:42  


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東京日本皇宮出席明仁天皇舉行的歡迎宴會並發表講話。(攝於2008年5月7日,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12月9日電/新華網國際頻道推出“盤點2008.中國與大國關係”系列訪談節目,這次邀請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金熙德教授,就今年中日關係做一下盤點。

  主持人:金教授,您認為中日關係今年有哪些亮點?   

  金熙德:2008年對中日關係來說,是內容豐富多彩的一年,有很多亮點。胡主席訪日使中日關係進入一個新的時期。中日兩國1972年建交後,在經歷了蜜月期、不穩定期、2007年的回暖期後,2008年胡主席訪日使中日關係迎來暖春期,這是今年中日關係最大的亮點。

  另一個亮點是日本在汶川大地震中的良好表現,給中日關係在民間層次的回暖提供了一種契機。5.12汶川大地震後,日本救援隊第一時間到達災區,他們在汶川大地震中的良好表現,他們的良好素質、敬業精神、專業技術水平,給中國人民留下深刻印象。日本駐華使館接到了很多中國人打來的感謝電話,我們網上論壇也出現很多向日本表示感謝的帖子。

  在北京奧運開幕式上,我感覺日本受到的歡呼聲特別大。作為研究中日關係的學者來說我特別欣慰,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中日人民心中的冰開始融化。當天還有兩件事情,一個是日本代表隊讓福原愛當旗手,這就對中國人民表示了一個友好信號;另一個是日本代表隊是極少的舉著中國旗進來的代表隊。

  日本軍艦訪問湛江港等都是今年中日關係中的亮點。 

  主持人:在5.12汶川大地震和8月8號奧運會開幕式,你有沒有注意過日本媒體對於我們這方面的報道?它們的主流媒體怎麼說? 

  金熙德:在2006年之前,日本輿論對中國沒有這樣激烈,但是現在出現激烈的趨勢。今年中日之間做了很多民意調查,其結果是中國民衆對日本感到好感的人數在上升,過去曾是10%或者不到10%,現在到了40%或50%,但是日本民衆對中國感到好感的人只有30%多。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是日本媒體把日本國民誤導了。今年我去了好幾次日本,我看到日本媒體報道很有傾向性。比如說在超市裡,媒體採訪一個家庭主婦,問你認為中國農產品怎麼樣?然後日本主婦說,我最近不買中國蔬菜了。其實,中國農產品在日本很有競爭優勢,比如日本大蒜賣1900日元,中國大蒜賣是190日元,兩者價格差十倍,在質量上是不是就有十倍之差呢?我認為沒有什麼差別,但日本媒體卻製造出一種輿論來,說日本農產品比中國農產品好。日本人民不都是富翁,所以他們還是願意買中國農產品,現在輿論把中國農產品形象破壞以後,日本商家拿進來後賣不出去,他要虧本;日本主婦也開始抗議了,到哪兒買便宜貨,其實是傷害到了日本自己。 

  另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在中國崛起這個大環境下,日本出現了對中國十年外交看法困惑期、搖擺期。日本一個智囊團在小泉任首相時曾提交一份報告,報告中有一段話是非常經典的:“我們日本現在遇到了150年來第一次變得強大的中國,怎麼對待中國是我們21世紀最大的外交課題。” 可見,他們現在對待中國的優越感消失了。 

  主持人:今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機,你覺得這場金融危機對中日關係會有什麼影響? 

  金熙德: 金融危機給中日關係帶來的既有機遇,也有挑戰。首先,中日兩國外匯儲備都很多,所以美國和歐洲向中日求援。相對來說,中日受到金融危機的衝擊是相對小的,兩國在共同應對金融危機上,能不能一起做點事情?中日應該是借此機會共同提高自己在國際上的地位。1+1大於2。

  第二,雙邊關係的發展遇到了機會。美國是中日兩國很大的出口市場 ,在向美國出口受阻時,中日兩國之間應該加大雙方貿易。比如,在環保和新型能源產品開發上兩國合作可以再上一個新台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