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陳炳德憶四川救災:首份出兵令1小時後簽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10 16:10:26  


資料圖:武警救災部隊列隊前進。
  利用一切手段查明災情

  5月12日14時30分,一份特急電報使我心頭一震:四川汶川發生7.8級地震(後修正為8.0級),具體災情正在了解之中。我腦子裡的第一反應是與唐山大地震作比較,這可能是一場罕見的巨大災難!

  早一分鐘了解災情,就能早一分鐘制定出兵方案。胡主席和軍委首長要求,動用一切手段,不惜一切代價,以最快的速度、用最短的時間查明災情。

  我立即傳達貫徹這一重要指示,特別交代應急辦:“這是特殊時期,要建立特殊機制,簡化程序,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重要信息不必綜合,可以直接用白紙條傳來。”各單位嚴格落實抗震救災作戰值班制度,主要領導親自值班,主動、及時、準確上報情況,搶救重點、進度、困難以及問題等不斷傳到總參謀部。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大部分災區受損情況逐漸探明,但震中汶川等重災區一直杳無音訊,成為令人揪心的“孤島”。

  我通過軍委一號台搜尋第一線的指揮員,迅速接通了正在帶隊奔赴災區的四川省軍區副參謀長向懷樹同志,他邊走邊報告所見所聞:災情異常嚴重。

  成都軍區處於抗震救災的最前線,大量第一手信息要從那裡傳出。我把電話打到成都軍區作戰值班室:“要迅速出動趕赴災區救災,部隊人員進去時要帶通信分隊,盡快查明災情報上來!”

  空中各種信息資源被緊急利用起來,重災區的各種高分辨率影像資料源源不斷地報送上來。 一條條消息像撥開烏雲透出的一束束弧光,使重災區的情況初為人知,為黨中央、胡主席的決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火速調遣14萬大軍疾馳災區

  地震發生後,軍隊應急機制全面啓動。根據胡主席和軍委指示,成都、蘭州軍區迅速派出部隊奔赴災區救援。部隊一動,全國人民立刻感受到了黨中央抗震救災的堅強決心和對災區群衆的關心,看到了希望,有了主心骨。

  正在昆明部隊調研的軍委郭伯雄副主席立即對組織部隊參加抗震救災作出安排,並迅速趕赴災區現地指揮抗震救災。軍委徐才厚副主席在北京召開緊急會議,對部隊抗震救災進行研究部署。

  12日15時40分,我簽呈第一份出兵命令,派某集團軍工兵團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趕赴災區。

  18時10分,胡主席打來電話,詢問部隊救災準備情況。我向胡主席報告:“部隊4400人正在向災區機動,但道路保障情況不好。”

  19時20分,我給四川省軍區作戰值班室打電話,要求值班的省軍區蘇巍副司令員:“馬上組織部隊進入災區,民兵預備役部隊可以直接行動,現役部隊也可邊行動邊報告,在災區附近的一切部隊都可以調用。”

  隨著災情陸續報來,我越來越意識到,面對如此嚴重的災情,僅靠駐災區附近的部隊遠遠不够,必須立即大規模增兵。根據98抗洪的經驗,為加快部隊投入速度、便於組織指揮,同時考慮到當時全軍部隊執行戰備訓練任務情況,一個“集中使用濟南軍區部隊、適當調集其他部隊、多路多方式開進”的方案逐步形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