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時代》刊文紀念鄧小平:成就屬於全世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12 10:52:02  


1979年1月1日出版的《時代》周刊,鄧小平首次獲選為該刊年度風雲人物。
  中評社香港12月12日電/美國《時代》周刊12月10日刊登文章談鄧小平與中國改善開放三十年(原題:鄧之後的30年:他改變了中國)。文章全文如下:

  當學生們問我,誰是我遇見過的最值得紀念的人物時,我總不知如何作答。是納爾遜.曼德拉,瑪格麗特.撒切爾,還是比爾.克林頓,抑或是許許多多其他的人?

  我無法做出選擇。不過,若論我從未與之謀過面、但卻十分鐘敬的現代領袖,那只有一個。對於這個人,我情願傾我所有,換一次同他坐下來交談的機會。他身材不高,好打橋牌,吸起煙來一支接一支。

  中國共產黨的三中全會閉幕已三十年了,那次會議鞏固了鄧小平在中國的領導地位,並為持續了整整一代的經濟改革打下了基礎。1978年的鄧小平是一位偉大的幸存者。當時的中國處於絕望之中,人們對文革的恐怖記憶猶新。正如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世界經濟論壇上所說的那樣,1978年的中國“處於退步的狀態……經濟瀕於崩潰”。

  鄧小平曾說:“在經濟領域,我是個門外漢。我建議中國實行對外開放的經濟政策,但對於操作這一政策的細節,我知之甚少。”不過,他懂得讓其他的人來實行。鄧小平的改革從農村開始。農民們可以賣掉自己的富餘產品了,並可以耕種個人長期租用的土地,他們不再是生產隊的一分子。很多小型的“鄉鎮企業”迅速壯大。價格也放開了。改革在農村成功後,又逐漸擴展到了城市。鄧批准了經濟特區的建立。從此,中國開始了長期的高增長,並成為了世界工廠。

  更重要的是,鄧小平的改革改善了更多人的生活機會,這一速度史無前例。不錯,你的確還會在中國發現貧困。今年秋天,我游走在深入腹地的貴州省,看到了潮濕的村莊。在這裡,人們住在木房子裡,在崎嶇的山腰上過活。但是,人人都有鞋子穿,沒有人看起來營養不良。

  整整一代的快速經濟增長會產生問題,這已成為世所公認的原理。現代中國並不是很迷人,很多城鎮建設都很粗陋,環境污染嚴重。隨著世界需求的降低,中國以出口為導向的製造業經濟很可能迅速下滑。

  雖然如此,鄧的成就是驚人的(長期以來,《時代》周刊都是這麼認為的;在兩度成為《時代》年度人物的四位外國人當中,鄧是其中的一位)。我的一位在香港的朋友這樣描述了今日中國的變化:想一想,中國的人口佔世界的四分之一——它所有的好與壞、美與醜——都匯入人類發展的洪流之中。

  這是我們時代的偉大故事——屬於我們和所有人,而不僅僅屬於中國。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